烧钱补贴医生数年、仍未摸清盈利方向?最近轻问诊老大春雨医生大刀阔斧地拓展线下私人医生服务,而对于原本的主业轻问诊,南都记者得到春雨医生这边的答复是“天花板太低,赚不了大钱。”对此,后进创业公司薏米医生创始人沙兴中对记者直言,轻问诊模式存在局限性:普通医生才会在上面找活干,患者都奔着大医院的专家级医生去。这个悖论若解决不了,轻问诊如何延续生命力?
升级私人医生
医疗的核心资源在于医生。作为广州中山一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的汤地也有使用辅助医患沟通的软件,但对于时下流行的轻问诊,他没打算凑这个热闹:“我又不缺病人,平时的工作也已经够忙了。”
抱着类似想法的专家级医生不止汤地一个。记者了解到,春雨医生虽然对外称签约了10万名医生,不过愿意在上面免费抢答咨询问题的以普通医生为主;定向提问的“空中医院”有不少专家入驻,但咨询定价不高,春雨医生副总裁毕磊此前在记者采访时坦言,医生的问诊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平台的补贴。但,这么一路烧钱过来,何时是收成时呢?
对此,春雨医生公关总监徐妍妮说,从数据来看,轻问诊给他们带来5800万用户,日在线问诊量达到8万。“即使团队不寄望轻问诊能成为平台的商业模式,但既然已经形成一套机制,就会坚持做下去。”
与此同时,春雨医生也明确轻问诊只是医患沟通的初级版本,接下来肯定要升级。比如新近推出的“私人医生”业务,徐妍妮这样描述轻问诊跟私人医生的上下承接关系:一开始患者可能为非定向的免费咨询所吸引,跟医生建立一次性联系,之后定向找他服务,逐步产生信任感;当这位医生“升级”为“私人医生”提供服务时,相信患者会愿意购买。
调高咨询收费
然而,不是每一家移动医疗的创业公司都有烧钱补贴换流量的资本。对于薏米医生创始人沙兴中来说,即使有这个资本实力,也不会走春雨的老路— 规模是可以做得很大,但迟迟找不到有效的盈利模式。
“补贴说白了就是鼓励医生多接单,但问题是有名气的医生时间宝贵,医疗本身又是低频行为,因此求量这条路很难走通。”他分析,不如换个角度,看怎么在医生有限的服务时间里,匹配真正能让他们产生动力的服务价格。
说来容易,薏米医生在践行过程中还是走了不少弯路。最开始,他把价格设定在几十块钱,既是普通老百姓能接受的水平,又已经是医生门诊挂号收费的好几倍,满以为平台两端都会接受。但出乎意料的是,医生还是一边倒地抱怨收费太低,跟他们的服务价值不对等。有医生私下告诉他,不能对标线下的门诊挂号费,那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得接受,而市场化的在线问诊平台如果也提不起价,那他们就宁可不上了。
这一挫折给沙兴中很深的触动,为了留住优质的医生资源,他尝试把主治级以上的单次咨询收费调高到百元级起步,同时,允许医生根据自己的紧俏程度和服务时间的多寡来自主定价,部分医生的包月服务达到几千块钱。他告诉南都记者:“效果很明显,每天上线的医生从原来的100来个,一下子提升到了几百个,而从服务的购买量来看,也并不比原来少。”
倾向复诊咨询
对应较高的收费,医生提供的也不再是简单的轻问诊服务。
沙兴中把薏米医生的目标用户圈定为复诊患者,他们对自己的病情有基本的了解,愿意多付些钱来找到合适的专家,从在线咨询到预约线下看诊、安排住院等一条龙服务。
站在专家的角度,也更倾向于复诊患者。汤地坦言,之所以对轻问诊平台不感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上面大多是初诊患者,连辅助检查都没做过,光靠线上问诊很难给出明确的处理。“我在日常工作接触的患者,基本上已经在基层医院就诊过,想进一步安排手术;移动端平台的价值在于方便双方沟通,缩短就医流程。”
景林投资董事总经理汤国平也认可做复诊咨询的思路,此时患者的病情资料清晰,甚至可以传一个相对完整的电子病历,那么对于医生来说,相当于在管理自己的长期病人。“原本一个医生没法管理那么多病人,偶尔就诊见一次,粘性不强;而现在借助平台加强互动,病人就不容易流失到别的医院去,由此促进医生的收入,也是一大好处。”他向南都记者分析。
但就价格方面,汤国平觉得,不能那么乐观地认为,大医院专家的服务就不愁没有患者买单。事实上,复诊的病人几乎都是长期病患者,在花费上会盯得比较紧。高端私人医生服务微信kgn091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汤地则表示,收费高一点可以,关键是服务要跟得上,这里不单指医生的咨询服务,还有平台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举个例子,既然医生很忙,不是随时可以见到,那能否先跟平台联系,平台再跟医生沟通,妥当安排;有些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比较盲目,很多细节上的困难需要帮助,平台能否做到有求必应。“总之,不妨尝试担起一个秘书的角色,给患者带来的更多附加价值。”汤地说。
1、轻问诊至今没有摸索出清晰的商业模式,症结在哪里?
汤地:移动医疗的同类产品很多,作为医生,我选择的标准是能否使得病人减少看病曲折。比如说有病人得了胆结石,需要做手术,那么他把在当地医院的检查结果通过A pp发到我,我判断是否需要做手术,预约好再让他过来,不用病人特地跑一趟来挂号,从而节省成本,这样的软件我一直在用。但如果是通过软件找病人,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了,毕竟作为大医院的医生,很多时候是我们先选择了使用某个软件,然后病人才跟着来注册。我们也不需要太多移动医疗的产品,有一两个觉得好用就行,不会因为别的软件比较出名或者做的时间长就更换。
汤国平:轻问诊之所以做不下去,很大原因在于没法绑定优秀的医生资源。我自己也是医生出身,稍复杂的病情,不是靠问诊能够解决的,患者也没法把所有资料通过互联网传给医生,不像面对面交流那样可以了解清楚。医生为了保护自己,不会根据有限的资料轻易地下诊断,免得出错了惹麻烦,最终问诊的结果只能是指引患者到线下就医。另外,初诊的病人有的得大病、有的得小病,前者居多,专家浪费不起这个时间,也不在意赚那么点钱。
徐妍妮:有一位主任级医生跟我们讲,他不是不缺病人,而是缺真正想要看的病人,一上午看50个门诊,只有10个真正需要他的,那些看发烧感冒的都是浪费了大医院的资源。所以轻问诊可以看作是互联网分级诊疗的一个制度,那些头疼脑热的患者,以前没有地方获取专业意见,现在通过线上问诊可以自己解决,不用再去挤三甲医院占用专家的时间。
与此同时,专家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那么可以在线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他们不是不缺钱,而是缺阳光收入,他们不用天天坐诊,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忙,其实还是有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的。
沙兴中:轻问诊平台希望医生在工作以外,多用碎片化时间提供线上服务,但其实并不是所有医生都希望这样。我认为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应该做专业的、有价值的事情,真能帮助到患者解决疑难。关于分诊、关于病人初期的处理,应该让助理或者护士来做。医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除了治疗,他们还要通过学习自我提升,越有水平的医生越不希望把太多时间花在线上服务,而是提供高价值的服务。当然,这一看法未必是投资人所喜欢的。薏米医生曾经因为理念的问题拒绝过一家国字号基金,原因是对方希望短期内能看到业绩,而我判断,医疗的项目应该走得慢一点。
2、轻问诊的生命力是不是到拐点了?
徐妍妮:春雨现在探索的东西很多,私人的医生服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于轻问诊混杂着普通医生和专家,而能成为平台的私人医生,全部都是专家,相当于我们把优质资源集中起来,提供一套统一、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平台上有一位医生,一开始是参与抢答的,一段时间后患者愿意跟他固定沟通,就不用再抢题了,接下来私人医生有他相关科室,完全可以把粉丝都迁移到这块服务上来。
另外,我们同中科院合作成立健康大数据实验室,春雨的数据接口对实验室开放,这不是转型,而是拓展更多可能性。举个例子,原来一个糖尿病医生,每天管理病人有限,以后利用大数据的方式,患者每天的血糖、血压的数据通过可穿戴设备同步到他和医生的手机,有异常才提醒,那么就不用挨个去沟通。对于数据这块,我们目前的想法是先做好研究,短期内不考虑变现的问题。
沙兴中:专科医生的服务属于低频高价值,我们的移动医疗平台还可以把高频的基础医疗服务纳入进来,比如社区康复、预防等等。薏米医生上现在就有一个社区医生的类别,他们不属于稀缺资源,不能像专科医生那样到处走穴,但特点是平时跟居民接触最多,手头上总有部分需要转诊的病人。走转诊大医院的渠道,对方病人多,不在乎社区转来多少病人,通常效率会比较低。而在我们的平台上,社区医生帮助筛选病人、建立电子档案,起到分诊的作用,然后一键转诊给合适的专科医生。这里头的咨询、转诊都会设置相应收费,说白了就是用市场手段解决转诊问题,从而带来更多价值。
汤国平:调整轻问诊的方向很有必要,但以上的思路都有值得斟酌的地方。聚集平台上的优秀专家提供私人医生服务有一定卖点,但医生都是兼职的,他们必须完成医院的本职工作才会配合平台的工作。社区医生一键把病人转诊给专科医生的做法看着美好,操作起来还是会涉及医生之间关系好坏、接诊的医院愿不愿意接收等具体问题,沟通起来未必那么顺畅。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