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字医疗领域投资的风向正在逐步转变,市场更看好为B端服务的简洁商业模式。
随着Fitbit上市的临近和苹果大规模的进入移动健康领域,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已经接近尾声。进一步来说,由可穿戴设备发展带动的线上健康管理收效缓慢,控费效果并不明朗。支付方对健康管理正在向几个平台性的项目集中,投资方对健康管理的关注也已经全面转向,正在向更为简单明了、能够直接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方向转变。
近日,雇主健康管理平台Jiff获得2300万美元投资,其总融资金额已经超过4900万美元。Jiff的扩张源于其为雇主提供多种可接入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平台,有助于雇主一站式的为其雇员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而同时,健康可穿戴设备日益趋同,难以通过产品和服务获得竞争优势,资源正在向大平台集中。而支付方也发觉线上健康管理的效果并不见得好,因为健康管理总体上是逆人性的,在缺乏现场监督的情况下,要依靠用户的自觉性来改正其不良生活习惯非常困难。
因此,美国市场的投资者正在收缩针对大众的服务,转而面向直接能降低医疗成本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项目。比如,今年3月,凯撒等机构共同投资了7000万美元给帮助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支出浪费的公司Health Catalyst。在支付方强大的压力下,美国的医疗机构有着极大的动力去控制自身的支出,尤其是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医疗机构自身控费的需求动力相当大,这也给相关服务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从上述几个现象来看,美国数字医疗领域投资的风向正在逐步转变,市场更看好为B端服务的简洁商业模式,而为C端服务的较为复杂的商务模式正受到市场的质疑而发展缓慢。
另外,随着苹果大规模切入数字医疗领域,小规模玩家的市场空间已经很小,特别是在缺乏竞争优势的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管理领域。总体来看,通过支付方来支付的B-B-C模式在健康管理领域正日益集中,投资方已经不再有兴趣大规模投资这一领域,故事已经讲完。
投资方从传统的健康管理向直接控费的转变有三个原因。首先,健康管理收效太慢。理论上来说,传统的健康管理是符合医疗控费的需求的,特别是在预防领域。“但在线健康管理本身存在着诸多逆人性的因素,特别是在用户习惯改变上很难去真正提出解决方案。”因为用户并没有严重的疾病,其对自身习惯改变的迫切性也就并不明显。而线上健康管理虽然能大幅度降低费用,但在无人监督和指导的状况下,用户的自觉性很难保证,也无法收到效果。而且,越是健康的人越是因为健康的习惯而保持健康,而耗用医疗资源越多的人一般都是无法改变自身习惯的,这类人即使有健康管理服务也会使用了一阵子而停止。因此,支付方发现这类健康管理服务的收效其实并不明显。
其次,健康管理未来的市场空间有限。与价值医疗对医疗机构的巨大改变相比,健康管理的市场逻辑并没有改变,主要还是为了帮助支付方降低可能的医疗费用支出。这一市场相对稳定,只是从线下搬到线上,扩大了用户的便捷性和使用的频率。总体来看,这一市场的规模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更多的是线上的公司抢夺线下公司的业务,未来的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再次,对控费方的意义有限。医疗费用大幅支出主要还是集中在后期而非早期,毕竟慢病和急重症才是最消耗医疗资源的。所以,从当下的迫切性来说,只有控制了慢病和急重症的复发才最为节约医疗资源,也是最有有效的控费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管理的市场还是相当有限,疾病管理的发展才是重点。当然,支付方还是希望用户更为健康,从而减少医疗支出。但是,与立竿见影的医疗费用控制相比,健康管理还是过于间接。
总之,健康管理的故事已经讲到头,未来数字医疗的重点仍在医疗领域,特别是控费的各个环节。美国的发展路径对中国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来源:财新健康 作者:赵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