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硬件条件精良的民营医院为体制内医生进驻搭好了平台供图/CFP与其他很多行业一样,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医生开始考虑是否要“走出来”?在去年初的北京市卫计委工作会上传出消息,北京市将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缓解居民看病难、看专家难。那么,究竟有多少公立医院医生会真正“走出来”自己开设诊所呢?由医生自己开设的诊所会不会也像国外那样成为中国医疗的新模式呢?
体制内医生开诊所有条件
根据北京市卫计委的设计思路,对于可以开办私人诊所医生的条件,应该与多点执业医师的条件相仿,如医生必须是副高以上职称,并在该技术职务上连续任职工作2年以上;身体健康,在本单位能完成诊疗任务,不担任行政职务等。北京市卫计委官员表示,北京市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医生区别聘用合同及薪酬待遇等改革探索,鼓励非全日制医生以固定时间到基层和其他医院兼职工作,激发医生为更多患者服务的动力。那么,究竟有多少公立医院医生会真正“走出来”自己开设诊所呢?由医生自己开设的诊所会不会也像国外那样成为中国医疗的新模式呢?
体制内医生业余开诊所不太现实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医务处主任认为,短期内医生自己出去开诊所还不会太普遍。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这家医院在老年病治疗方面实力较强,很多科室的医生都是国内的学科带头人,所以他们的诊疗范围其实早就已经突破了北京的局限,很多出名的医生经常要往外地跑专程为求援的患者诊疗。甚至有时在国外的患者还会托种种关系请医生出国帮助诊疗。而作为医院而言,只要这些医生不影响份内工作,基本对这些“私活”并不干涉,“毕竟都是救死扶伤!”
一位长期从事医疗新闻报道的媒体记者也向北青报记者证实,她曾很多次周末时在机场遇到一些知名医生飞往外地为病人诊治,其中以多个科室的手术主刀医生居多,这些患者基本都是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医生本人,经双方私下协商后异地出诊的。
“对于这些有名气的医生,无论他们的时间、精力还是经济条件,其实并不需要自己开立诊所等病人。”前述医院医务处主任告诉北青报记者,其实长期以来很多民营医院也会邀请知名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坐诊,而且开出的诊疗费比公立医院高出很多,但很多医生还是没时间。他认为,“这些医生自己开诊所的动力都不大,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自己等患者。”
而对于多数一些名气不大或者资历不够高的医生,他们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在医院出门诊,“工作排得很满,现在大医院要求周末也要有门诊,他们的工作量就更大了,所以不可能再有精力和时间在业余开自己的诊所了!”
所以这位医务人士认为,公立医院在职医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开诊所的动力其实是不足的,有可能的则是医生自愿从公立医院离职创业开诊所,相当于从体制内跳到体制外,这种情况其实早就存在,而且最流行的时期并非是近几年。
“引医进院”可能是更现实模式
一直以“急诊女超人于莺”名称活跃在微博上的前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此前果断辞职开始筹备开设一家私人全科诊所。不过在医院里能干的她,在此之后很长时间都还没找到该把自己的诊所开在哪里。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她的私人诊所被困在了租金和成本的环节上。
于莺算了一笔账,即便像天通苑这样相对远离市区的地方,房屋租金都已经涨到了每天每平方米10元,如果按租200平方米的房屋计算,一年光租金就是72万元。如果再加上前期的设备投入和人员工资,没有200万元是下不来的。在整个过程中,于莺更像一个生意人而不是医生了。最终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政府是否考虑出台一些更切实可行的举措扶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比如将那些运营不够顺畅、不够活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向社会资本开放,允许个人承包社区卫生服务站,这样可以很大限度上降低私人办医的成本。”
与个人承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想法相类似,很多民营医院现在也不直接招募全部医生,而是采取“引医进院”的模式。
据了解,和政策层面鼓励医生多点行医一样,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陆续出台,对于社会资本办医支持力度也日趋加大。有业内人士认为,社会资本办医其实可以与公立医院完全不同,你只需搭好台子为专业医生提供好就诊条件就行,而并不需要直接招募全部医生,相当于“引医进院”。
“医生其实最希望的是别人搭好平台,自己只需专心看病人。”一位医务工作者这样表示,民营医院搭起的平台或许会成为公立医院医生自主创业的更实际归宿,这相当于是把社会的资本与医生的技能各取所需的结合了起来。多年从事私人医生服务行业的高端私人医生服务微信公号kgn091主编高师傅表示其实除了去民营医院或者外资医院多点执业,医生朋友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选择成为一名私人医生(家庭医生),为客户提供中国特色的私人医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社会资本争相跨界医疗产业
其实,其他行业的社会资本跨界医疗产业正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势头。国内知名空调制造商奥克斯早在2006年就曾经投资7亿元打造了宁波明州医院。这座按照三甲标准打造起来的医院一直是浙江民营医院的样板。去年底,奥克斯更是加码医疗产业的投资力度,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表示,集团已明确,将致力成为“健康智慧医疗服务机构”,有效整合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力争5年时间投资150亿元发展成为拥有150家医院、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医疗产业集团。
联想控股去年也首度试水医疗产业,对拜博口腔医疗集团投资10亿人民币。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立南表示,这是联想控股首次投资医疗产业,投资范围包括直接投资、股权、债券合作等形式,双方合作将更多以资源置换方式进行,这是联想控股进军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举措。
此外,互联网企业也频频通过涉足移动医疗进入这一市场。阿里发展移动医疗的策略很清晰,就是直接渗入医疗服务环节。同时阿里投资了中信21CN,为的是完善药品网络消费市场,尤其年底或将开放的处方药市场,从而布局“未来医院”。另外,腾讯除了7000万元投资丁香园外,手Q也已经开始行动搭建健康中心平台。
新闻内存。
国外医、院分离模式有利有弊
一位曾经在美国就读医学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告诉记者,在美国的医疗服务系统中,私人诊所是普通病人最常接触到的医疗机构,也基本是多数患者的首诊场所。美国绝大多数有执照的医生都是在诊所工作,或者自己开设或者被其他医生开设的诊所雇佣。患者需要看病时要直接与诊所或者某个医生预约,然后按照约定时间到诊所就医。通常,医生会对患者有初步的诊治,如果需要开药,医生会开具处方,由病人持处方自选药店购药。这份处方上会标注有医生所在诊所的信息以及医生的执业编号等,能很方便地进行追溯,必要时药店会直接向处方医生进行核实。如果需要对患者通过医疗设备进一步检查,医生也开具检查申请单,由患者自行选择医院前去检查。无论选择哪所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都会通过互联网直接传送到医生的电脑中,如果病情不严重,医生看完电子数据甚至无需患者再来当面复诊。
“尽管美国的医疗体系中,医生和医院基本是各自独立的,但其实二者之间也有密切的关联。”这位人士介绍,首先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在医院实习一定年限后才有资格在诊所中行医,无论是自己开诊所还是应聘于他人诊所都是如此。另外,医生进行手术时必须要按时到病人选择的医院中进行,但手术费用是按照医生和医院分别支付。这位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这种医、院相互独立的模式有很多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比如急诊病人往往还是需要直接到医院就诊,不可能先到诊所再转到医院进行检查或手术,因此每家医院其实还是需要有一定数量医生候诊的。另外,如果医生在诊所出诊时遇到自己的住院病人有突发情况,那么他就要放下诊所里正在诊治的病人赶往医院。
“但总的来说,这种模式中,医院基本是依靠医疗设备、病房、专业护理来盈利;药店则多设在百货超市中,完全按照商品规则定价销售。医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收入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医学水平、能力和劳动强度来获得,基本能实现按劳取酬。”这位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如今到美国等发达国家进修然后自己开设诊所的中国医生其实也越来越多。
相关内容之成功诊所探秘
珠江新城某高档诊所,环境舒适不拥挤,和价格一样高大上
私人诊所药房
5月15日,广东省首批“私人医生工作室”在珠江新城中和广场正式揭牌运营,三位名医将利用休息及节假日时间,接诊通过工作室渠道预约的患者。有别于普通医院的是,这个工作室布置得精美舒适,完全可以用“高大上”形容。当然,这里的诊金同样高大上。以其中一名医生工作室为例,其单次诊金收费为400-2000元不等。
记者采访得知,类似“私人医生工作室”这样高大上的医疗服务,在天河C B D其实可以找到不少。在此之前,已有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在C B D甲级写字楼周边办起了高端私人门诊或体检中心,并且受到越来越多高级白领和商务人士的青睐。
走访
环境:清静私密闻不到消毒水味
说到看病,你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排满人龙的挂号窗口,一片冷白的诊室病房,还有那刺鼻难闻的消毒水味。但如果来到天河C B D的高端私人诊所,绝对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医体验。
上周,记者走访了珠江新城、林和西一带几家高端私人诊所发现,这些诊所走的都是温馨路线,全程闻不到消毒药水的味道,让人完全没有置身医院的感觉。
在天河北天誉花园某体检中心,一出电梯,迎面就见到宽阔的大厅,前台工作人员身着套装,妆容精致,热情迎上来询问来意。大厅一侧是茶几沙发,茶几上摆放有鲜花、杂志。据工作人员介绍,体检中心设有V IP体检套间,房间里配备各种检测设备。“只要搬得动的,我们都可以搬到套间里供客人体检使用。”据悉,70%以上的检查项目可在房间内完成,客人隐私得以充分保障。
而一些藏在写字楼内的诊所则显得“小而精”。在富力盈凯广场,某医疗中心租下一层楼的三个单元,整个诊所以原木色色调装修,感觉温馨舒适。这里分成多个诊室,每位患者都有专人一对一导医。儿科候诊区还摆放一些木马、玩偶、积木等玩具,墙上张贴着孩子的画画作品。
看诊:问诊20分钟以上日限诊20人
“这里管病人叫客户。”富力盈凯广场某医疗中心负责人田女士表示,医生看诊时间的长短很重要,因此诊所规定,医生为每一名患者看诊的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曾经有一名外企高管来看久治不愈的皮疹,医生检查了一个多小时,才发现她原来是对碱性洗手液过敏。”
除了对医生看诊时间有所规定外,诊所医生每天的门诊量也有限制,最多20个。“这也是为了保证医生和患者的深入沟通,才能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不会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不确定是否需要就医,患者会员还可以先通过电话咨询医生。
据了解,高端的私人诊所均采取预约制,每天限量接待客人。中信广场某港资诊所的工作人员就向南都记者强调,预约后要准时到场,不然耽误自己看病的同时,还会对下一位预约病人造成不便。
除了正常看诊,协助患者转诊也是高端私人诊所较为常见的业务。“如果需要做手术的,我们可以做一个中介的角色,帮病人转诊到北京、香港或者美国合适的医院。床位那些手续都可以包办。”转诊时会安排专人专车接送,就诊全程有护士、翻译陪同。至于收费如何,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服务:提供健康管理保姆进行8天培训
吴女士是广州某五星级酒店高管,女儿没到两岁,曾长期在澳大利亚生活的她已经习惯了家庭医生的存在。到广州工作后,一般医院里动不动给孩子打吊针让她很担心,于是她专门找到了林和西某高档国际诊所,成为了其中的会员。
“医生对病情和病理解释得非常细致,最后还会问家长解释得明不明白。”虽然收费不菲,但吴女士称确实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第一次带孩子见医生,跟医生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小孩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医生都摸得一清二楚。”另外,诊所还会针对会员定期举办讲座和培训,普及医学知识。“医生为我的孩子建立了健康档案,除了我们预约上门看病之外,诊所还会主动打电话过来,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该体检或复诊。”
健康管理服务也是上述体检中心其中一项主营业务。“与其被动治疗,不如主动健康。”负责人吴佳才介绍,体检中心为高端会员提供私人医生服务,但私人医生实际上不只是一名医生包揽,而是由营养师、运动师、健康管理师、中医专家、西医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对会员的身体变化趋势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据吴佳才透露,体检中心60%以上客户都是企业家或者公司高管,这些高端客人家里一般都有保姆。“对于这些V IP客人,我们还会对他们家里的保姆进行为期8天的培训,教她们营养知识及急救常识。”
收费:比公立医院4元挂号费要贵百倍
当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建立在高消费的基础之上。如上述提到的体检中心,其体检项目有1100多项,费用因检查内容不同而不同。便宜的只要五六百元,贵的甚至四五万元。据吴佳才透露,其中心会员每年的平均消费多为一两万元,其中七八千元用于各个体检项目,其余的则是健康管理方面的消费。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高端私人诊所基本上会分全科(类似于内科,主要诊治一般性常见病,并进行分诊)和专科两部分,专科主要有中医科、口腔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等科目。全科诊疗费普遍在400元以上(有的不包含基本药物费),价格是公立医院挂4元普通号的百倍。专科诊疗费则更高,可达到1000元。一些专门为在穗外国人看病的高端私人门诊,叫价更高。像华利路上一家综合门诊,门诊起步价要1000元。
“我们希望医生靠技术、靠服务、靠口碑,赚应该赚的钱,而不是靠开药赚药费,所以我们实行的是高诊金制度。这样医生才能做纯粹的医生,医患关系才能以患者为中心,我们倡导能不打针就不打针,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在田女士所在的医疗中心,医生诊金280元起步,一次门诊平均花费400元左右,而检查和治疗的价格,比公立医院高出1/3.
人群:大部分是高收入老板和高管
数家高端私人诊所负责人透露,他们面向的是中高端人群,大部分是高收入的企业家和管理层,还有少部分中等收入白领一族。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港澳和欧美地区,高端私人诊所一般设在商业写字楼和C B D区,便于商务人士求医问诊。广州的情况也相似,高端私人诊所多聚集在林和西和珠江新城一带。
“越来越多白领,特别是年轻一辈家长,愿意尝试到私人诊所就医。”田女士表示,位于珠江新城写字楼的医疗中心至今营业还不到一年,公司又已计划在天河北再开设一家医疗中心。“许多文化素质较高,对信息真伪有辨识能力,反对过度用药的新妈妈们,是我们的铁杆客户,我们称她们为新知派妈妈。”
在某外资高端私人诊所的儿科医生钟乐看来,到私立诊所求诊的客户医学素养普遍不错。他曾经遇到一位家长,问他为什么他建议的辅食添加顺序和某知名教授说得不一致。“他们在就诊前后会检索信息,请你帮助验证真伪,也会来验证你说的话的真伪。他们不会因为诊所环境好、等待时间短就会感到满足,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优质的医疗服务。”
政策背景:广州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
“这得益于医改,政策红利对我们发展促进甚大。”吴佳才认为,刚刚实施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释放了医生的活力”。另一方面,他渐渐发现,卫生主管部门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态度由“严进松管”变成“宽进严管”,鼓励社会资本办医,这也是近一两年来C BD涌现众多高端医疗服务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广州市对民营医疗出台了多项实质性扶持措施。2013年6月,广州市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规划、用地、经费、医保、人才、科研、监管等多个方面全面完善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环境。
首先,审批方面,规范和简化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审批程序,实行并联审批,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执业医师定点执业注册审批,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办法》出台之前,对时间并没有细致规定。其次,在用地方面,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用地统一纳入全市医疗卫生用地规划。凡具有医疗卫生使用性质的独立用地(非租赁)和用房(租赁),均可作为举办医疗机构的选址。
提个醒:就医前先看有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提起私人诊所,有不少人会联想到新闻中时有报道的无牌无证黑诊所。即使在高大上的C B D,这个问题一样需要注意。因为如果在没有执业资质的诊所看病,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将难以追讨相应赔偿。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开设私人诊所需由区、县级市卫生局登记发证。判断诊所是否正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留意诊所是否持有区卫生局下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除此之外,市民还可在诊所属地的卫生局网站查看该诊所是否具有资质执业及其合法提供诊疗项目的范围。至于帮你看病的医生有无行医资格,市民根据医生姓名、单位也可以在国家卫计委官网查询。
帮衬高档诊所想用医保?难!一般用商业保险埋单
业内人士称,目前高端医疗服务主要由民营医疗机构来提供,民营医疗机构没有政府财政补贴,不可能参照公立医院收费,其消费难以纳入医保,大多数只能接入商业保险。即使少数进入医保定点的,也存在着比公立医院医保范围窄、报销比例低、报销品种少等问题。有私人诊所负责人表示,民营医疗机构自身拥有定价权,其提供医疗服务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享受高端医疗的病人,都来自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他们所在的企业,都是国际知名保险机构的大客户。保险机构与这些高端医疗机构签订了直接支付的协议,所以这些企业的员工看病不用自己掏钱或只需付小部分的费用。
据了解,这些高端医疗商业保险保障额度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保障范围广泛,因此保单费用相对较高。据同城媒体报道,在广州的高端医疗消费者中,有3-4成拥有高端医疗保险,其中以外籍人士居多。
业内声音:医生的技术价值应由诊金体现
“很多人对高端医疗的印象就是价格贵,但大家都忽略了高端医疗给客人提供的是高水准、专业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富力盈凯广场某医疗中心负责人田女士表示,其医疗中心的医生都有三大要求:国内顶级医学名校毕业,三甲公立医院十年以上临床经验,主治医生资质以及外语能力。“这样的医生,在公立医院挂号才7块钱,完全体现不了医生的技术。”
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吴佳才认为,民营医疗机构是对公办医疗机构的有力补充,被视为医疗市场的“鲶鱼”。他认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释放了医生的活力”。另一方面,他也渐渐发现,卫生主管部门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态度由“严进松管”变成“宽进严管”,鼓励社会资本办医,这也是近年来CBD涌现众多高端医疗服务的原因之一。
来源: 高端私人医生服务 作者:高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