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1点30分,第一批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在爱康君安正式揭牌……爱康君安“私人医生工作室”由来自广州的三位医疗专家和爱康共同成立,他们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兼肠胃外科主任林锋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谦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谢汝石副教授。
“私人医生工作室”的目标是为追求高品质的人士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一站式的医疗服务。谈到为什么与爱康合作,林锋、谢汝石、张子谦教授表示,互联网时代让更多优秀的人连接在一起,“我们几个医生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医疗理念上一致,同时爱康的理念也和我们高度契合。”张子谦告诉奇点,希望通过私人医生工作室为客户进行个体化医疗,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疾病管理。
私人医生工作室自5月4日媒体大量报道以来空前火爆。在谢汝石看来,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医生在沉闷的体制内圈养了这么久,这些医生有勇气从体制走出来。这种自由我们不可以任意任性,但我们把它当成了事业。”
他告诉奇点:“工作这么长时间,我发现大量患者经常挂错号,医生也没有服务到合适的病人。我想,私人医生工作室可以做两件事情:让病人找对医生,让专家找到病人。大量病人在公立医院挂错号,浪费了专家的时间精力,也浪费了患者的时间、成本。”
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模式早在2007年就提出,由于政策等种种原因,这一模式始终没有落地。一直推动医生多点执业的广东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表示:“我在2007年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一模式。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医生价值的重要探索。医改这么多年来,种种政策都没有体现医生的价值。现在大家都知道,医生的价值附属于药品和医疗器械。将来,医生在哪里,病人就在哪里。医院是为医生提供服务的平台,医生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主体。医院最大的挑战在哪里?就是争夺医生,而不是争夺病人。公立医院会努力改善自己的平台价值,吸引优秀的医生。”
爱康并没有从财务的角度直接投资医生工作室。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告诉奇点:“爱康国宾私人医生工作室主要是探索新的模式,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私人医生工作室能够把诊前、诊中、诊后提前管理起来。我们会邀请更多专家入驻私人工作室。工作室里面并不是某个专家个人,他们的团队也会加入进来,放射科专家也会进来。外地病人可以通过远程问诊和诊断来满足病人的需求,这是没有服务半径的。除了广州之外,私人医生工作室也会在上海、北京、深圳落地。”
私人医生工作室以医生名字命名,既突出了个人的品牌,又能够容纳更多团队,目标是通过多学科合作和专业团队,为客户提供医疗服务。林锋教授告诉奇点:“工作室是以专家名称领衔的专业医生集团,工作室代表的是专业团队,是多学科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变成一个移动的专业团队。患者到我这里来,所有医疗服务链成会在我这里完成,在这里会进行多学科合作。”
以下是对林锋教授和张黎刚总裁的独家专访:
上次奇点报道了私人医生工作室模式之后,引来很多关注和疑问,您能否再系统地介绍一下这个模式?
林锋:非常高兴地看到现在不少公立医院的优秀医生开始探索新的职业道路。像于莺从一个医生转变为一个管理者,完成了身份角色的转变,像张强,正在以医生集团的方式发挥医生的行医自主权,都是非常优秀的尝试。
但是我们也在想一个问题,医生开诊所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形式,投入不小,起步也很难,而且非常考验医生的综合经营能力。如果每一个追求自由执业、多点执业的医生都需要花那么多精力去运营,其实是一种浪费,而且也不具备规模化的可能性。同时我们看到爱康君安这样优秀的医疗体检机构,它拥有非常专业的设备,有出色的管理经验,本身又是医疗机构,那为什么不能优势互补呢?这种合作本身极大地降低了医生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的门槛。
今天开业的这三个私人医生工作室都是以着名专家领衔,属于专科属性非常清晰的工作室。工作室的背后不是专家一个人,而是一个专家团队,我们有放射科专家,放疗化疗的团队也有,有内科专家,我都能够给用户提供多学科会诊。有点像一个移动的专科医院。
从医疗的本质来看,医疗机构其实只是一个医生和护士的执业平台,本身并不具备直接服务病人的能力,所以平台本无公私之分,这是我们的理念。所以我们也很少谈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问题,只要医生真正用心服务病人,医疗就无公私之分。
“岭南三剑客”都办理多点执业的手续了吗?
林锋:昨天都办了,一天搞定!我们为后面出来的医生扫除了所有障碍。
爱康和“岭南三剑客”的合作有什么样的机缘?私人工作室对爱康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张黎刚:其实我们之前在网上都已经神交很久了。大家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探索,也都在默默关注彼此的进展,后来我们就很自然地走到一起了。
我们有一个共识是:谈模式其实意义不大,我们最希望做务实的事情,给患者、医生、医院、民营机构打造一个多赢的局面。用多元化的方式,务实的步骤来做这件事。
我对医疗的理解是,有能力的医生在哪里,哪里就是好的医疗机构。在美国私立医院意味着更高端、更专业医疗服务,公立医院代表更基础的服务,但是在中国这件事情其实反过来了。但是总体来说,我们觉得中国的医疗生态缺乏多元性,导致政府不满意、医生不满意,患者更不满意。
对爱康来说,我们每年在广州就有100多万体检客户,大部分都属于中产阶级以上。当这些客户体检发现问题之后,他们会很迷茫,不知道去哪里才能获得优质的,明明白白的医疗服务。所以其实我们的服务到后端是断层的,无法给用户提供闭环服务。而私人医生工作室恰好可以用一种轻灵的方式,规模化地解决这个问题。爱康的硬件环境非常好,我们也可以对接很多保险资源,所以这种合作是一种完全双赢的局面。
目前我们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服务半径是如何定义的?
林锋:其实我们没有服务半径的限制,因为我们可以整合很多资源一起服务病人。我们可以在私人工作室给用户做咨询,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如果需要手术,我们也可以将用户转到第一执业地点的公立医院,同时我们还可以为用户整合全球的优质医疗资源。
能否透露一下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收费标准?
张黎刚:我们基本是参考高端医疗保险的收费标准,和美国以及高内同类的高端医疗相比,价格可能还会稍微低一点。目前的收费标准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医生本身的服务层次定的单词咨询价格,这个价格在500~2000人民币之间;另一种是根据用户的实际医疗需要提供的案例管理需求,这种方式会因为用户的实际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别。我们希望给用户明明白白的医疗,希望整合最优质的资源,希望让用户感到温暖,感到被关怀,希望他们相信自己的医生,和自己的医生一起战胜疾病。
如果未来医生私人工作室大规模地扩张,如何保证所有工作室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呢?
林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非常审慎的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我以个人的名字为工作室命名。一旦这个工作室叫“林锋工作室”,我所有的身家性命就绑在这儿了,我之前所有的职业威望,我的职业前途都和工作室连在了一起。我相信这种自律是质量最大的保证,有能力的医生负责任地看病,就是最大的保障。
来源:奇点网
为你推荐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