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西来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了十三年,正值医生的黄金年龄,2014年8月离开协和加盟美中宜和医疗集团(以下称“美中宜和”)。
这桩从顶尖公立医院向民营医院的人才流动,本来可以解读出诸多象征意义,比如公立医院的体制、社会办医的趋势等等,但丁西来仅仅轻描淡写:“我只是自己给美中宜和的人力部门投了简历。”然后,他就来了。
这当然不是一时冲动。丁西来在五年前就开始做职业规划,他熟悉公立医院,也了解民营医院。在跨出公立医院大门前,丁西来就认定,发挥市场的力量注定是未来的方向。
想来,这五年正是新医改跌宕起伏的时候。无论医改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而且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那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民营医疗机构,创造了成长空间。
丁西来选中的美中宜和已有近10年的发展历史,正在从一家以产科见长的医院向包括产科、妇科、儿科以及综合门诊等在内的复合型妇儿医疗集团方向成长。丁西来加盟后被委以重任,出任妇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随着时间的沉淀,民营医院的优质品牌已经对公立医院的医生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人们曾经以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医生们,已经敏锐的洞察到了整个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变化,并开始用脚投票。
医务人员从来都被认为是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他们今天的选择,也许会决定中国疗格局的未来。
离开协和的选择:找一个机遇和风险的平衡
《健康智汇》:在协和医院工作,对妇产科医生意味着什么?
丁西来:我感觉有利有弊,好的方面可能是看起来高大上,而另一方面背负的东西很多,无形的压力很大。像职业上升空间的压力,与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体制有关。进来之后没有分流,到一定年龄的医生越来越多。但是医院的资源和空间却是有限的,很多人就会面临出路的问题《健康智汇》:你之前好像说自己更偏爱临床,而不是科研?
丁西来:公立医院的体制是要求医生什么都做。但求全的问题往往就是没有那么专业。可晋升、评奖又都靠科研,渐渐的大家也就不去做临床了。其实,最终决定一个人选择的还是利益导向。医生毕竟也是一份职业。职业道德要求我不去做规范以外的事情,但规范之内的选择最终还是由利益诱导的。
《健康智汇》:可是,这足以让你选择离开公立医院?
丁西来:当然不是。比如半天看10个病人,我都能保证质量,但非要让我看几十、上百个病人,质量就很难保证。这样的话,一方面我做的工作是非常多,另一方面我服务的人群却对我不满意,而且还存在医疗纠纷的隐患。这让人没有安全感,更不用说体现价值。
《健康智汇》:出走公立医院,你就对民营医疗机构没有担心么?
丁西来:这方面其实我还是很有了解的,低端的市场可能有很多乱象。但美中宜和这种高端市场的品牌,服务和质量都是有保证的。况且之前有不少同行到这里来执业,口碑也有保障。当然,最后的决定还是要在机会与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健康智汇》: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丁西来:原来有协和的牌子,但出来以后需要重新起步。尤其是在最初的三个月,这种风险感是比较明显的。但三个月以后,我觉得机遇就多于风险了。就是在美中宜和的这个平台上,我也可以有自己的施展空间。
独立闯门户:需要一点时间
《健康智汇》:美中宜和一直擅长产科,但妇科却并不特别被人熟悉。
丁西来:美中宜和的妇科其实一直有,都是高年资的医生,很多是资历比我还深的专家。只是以产科为主打已经做了差不多十年,有很好的口碑。当然,有了这个口碑,我想妇科的成长会快很多。就我个人来讲,在协和我的研究侧重在妇科肿瘤, 来了美中宜和之后更多转向研究妇科囊肿。
《健康智汇》:那么这样一次转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丁西来:其实从妇科做手术来说,一般一个合格的妇科大夫,如果你会做肿瘤,那么妇科的其它疾病都应该差不多会做。因为肿瘤是最后保底的,如果保底的技术掌握,那意味着简单也都会。所以要想独立的出来闯门户,基本上应该是肿瘤科的大夫。
《健康智汇》:你现在来到这家私立医院之后有什么计划?
丁西来:这里妇科的影响力还没有产科那么大。不过医疗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不会很快就能火起来。那现在我们要在原来产科口碑的基础上让大家知道,我们对妇科的疾病也是能够应对的。即便分娩当中出现紧急问题,那么不用担心,绝大多数情况我们都能够处理。
《健康智汇》:关于妇科的疾病,具体有哪些?
丁西来:妇科当中的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腺疾病等都没有问题。另外,还有一些领域,我们跟公立医院也有一些合作,比如试管婴儿相关方面的领域。
《健康智汇》:美中宜和还鼓励医生创业,你没有计划开间诊所?
丁西来:暂时没有这个计划。创业本身的风险还是很高,况且那也并不是我个人的追求。我还是希望能生活的更本真一点儿。工作上,美中宜和目前北京、外地的这些院区,我都能出门诊、手术。那在这之外,我还是希望多点自由时间,陪陪孩子。
来源:健康智汇
为你推荐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