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 King——“可穿戴技术,从智能手表、隐形眼镜到智能纺织品、可消化的微芯片药物,都可能改变医疗。”
专家称,详细的疾病监测将使医生能够更成功地了解和治疗患者的疾病。在英国、西欧和美国的一些医院已经进入早期的试验阶段,而其他国家则比较落后,即将到来的智慧医疗时代不容忽视。
IDC数据显示,2013年有超过六百万的医疗和健身在内的设备出售,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升到1亿。考虑到这属于早期阶段,预计它会继续飙升。
德勤咨询公司研究主管Karen Taylor说,“越来越多地,患者甚至会问医生推荐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正被用在不同的场景中帮助帕金森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其他疾病患者管理疾病,以及帮助老人长寿,独居等。
根据英国PA咨询集团的统计,这项技术降低了住院率和就诊率,每年为英国国民保健服务节省了65亿英镑的费用。于是英国在远程医疗保健的研究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被认为是最早应用的代表。
1.技术转移
智能手表引领着科技潮流,因为它们可追踪运动轨迹和计步等,被广泛应用在疾病管理中。比如,迈克尔·J·福克斯帕金森症研究基金会联手Intel,借助Pebble智能手表等这样的设备来帮助帕金森病患者战胜病魔。
迈克尔·J·福克斯帕金森症研究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陶德?谢勒(Todd Sherer)博士将帕金森氏症描述为“24*7疾病”,他们添加了一个可穿戴系统,全天候地在后台通过传感器以及其他实时监测数据异常现象及变化,为研究人员提供一种客观监测疾病发展的方式,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研究。
IDC Health Insights研究经理Silvia Piai指出,对于定制的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来说还有一个巨大的潜力是,追踪心理活动和环境交互影响来改善心理健康。
老年人也同样可以受益,尤其是可测量心率、温度、运动和其他生理特征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服装。英国华威大学的一位研究员James Amor 博士认为,活动监测可以让家属和护工了解老年人的健康和日常行为,并带给用户更大的信心,减少住院率。
传统上的产品通常针对的是健身,比如Fitbit腕带、Polar和三星手表,而Apple Watch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格局,允许更多的医疗保健和疾病管理技术对接进来。
接着是谷歌,2014年与瑞典药企诺华集团达成协议,联手研发智能隐形眼镜。该眼镜不仅能恢复眼睛聚焦功能,还可直接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使其免于抽血化验的痛苦,或将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诺华首席执行长乔?希门尼斯(Joe Jimenez)表示,可穿戴技术将越来越多地“管理人类疾病”。
制药公司因为收益流的下滑,最是热衷于看到这种改变的。Piai解释称,“因为这些公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有代表性的药品,而管理疾病的技术正在成为行业的一个焦点。”
科技公司 Proteus也推出了一种利用胃酸供电的智能药片。该药片内置微型无线信号发射器和传感器,在口服进入人体之后,能够追踪人体生理反应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药片能帮助医生“对病情发展作出正确判断。”其他的公司也在开发能监测生命体征甚至释放药物的智能皮肤贴片。
所有这些技术的转移、进步,无疑是为了更好地保持健康。那如何更好地刺激患者使用呢?一定少不了的就是财政激励。
2.财政激励措施
一些医疗部门正在考虑提供一些奖励方式来督促患者使用设备,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又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IDC政府部门研发总监Massimiliano Claps认为:“长期的使用设备来管理疾病,可以减轻医疗支出的负担。”
Taylor 对此表示担忧:“对于患者来说,一个大的威胁是如果他们不使用设备来维持健康,尤其是没有国家扶持的医疗服务,而保险公司又拒绝提供福利的话,该怎么办。”
所以,患者使用设备的依从性也要进一步关注。Claps 称:“我们常常发现患者总是使用设备一两个月后,就丢一边了。”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沟通与激励。
再一个,行业也必须努力克服技术问题,最严重的就是许多系统的所有权性质。Claps认为,一些健身设备制造商,比如Fitbit、三星、苹果看到了医疗市场的潜在性,可能会为特定目的让系统更加开放。
技术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前进,医院、诊所和医生需要和患者一起利用技术提供者的服务来管理疾病。虽然可穿戴不会替代医疗或临床护理,但是它们能够帮助照料者来真正的管理患者病情。(动脉网微信公众号:vcbeat)
来源:动脉网
为你推荐

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启动战略合作 构建数字化肥胖防控新生态
今日(4月7日),全球肥胖症治疗领域领导者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的背景下,双方将依托基于微信平台的“腾讯健康”小程序与...
2025-04-07 17:52

复星雅立峰自研国内首款无血清病毒培养工艺狂犬病疫苗上市
次新上市的产品采用无明胶、无右旋糖酐、无抗生素和防腐剂的纯净配方,可以系统性降低接种不良反应风险,填补了国内狂犬病疫苗市场空白。
2025-04-07 16:42

去年亏超9亿,达安基因出现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近日,达安基因发布了2024年年报,业绩报显示,其2024年实现营收8 5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 28亿元,同比下降27 76%。
2025-04-07 14:27

皮尔法伯集团与RedRidge Bio宣布达成药物发现及联合开发合作伙伴关系
近日,皮尔法伯集团与RedRidge Bio(以下简称RedRidge)宣布达成独家研发合作和许可协议,合作进行针对多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BPA)候选药物识别及开发工作。
2025-04-07 14:20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同时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
产品描述为适用于16排及以上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的进口医用X射线CT球管以及适配以上球管的管芯(包括单独管芯、球管半成品、完整球管等多种形式)。
2025-04-04 23:10

悦唯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投资,加速重症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研发与国产替代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化冠心病诊疗全流程创新器械和脉动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等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加速已获准上市的心脏稳定器等产品的市场推广。
2025-04-03 09:28

海尔盈康一生启动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创新罕见病可持续公益新生态
本次活动聚焦孤独症儿童的诊疗,探讨交流AI赋能全流程防治康体系创新、前沿性生物科技诊疗技术等话题,旨在通过生态联盟的力量推动医学研究、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让“星...
2025-04-03 09:11

《NPJ digital medicine》刊发李冬梅教授团队成果:AI赋能高效识别眼睑肿物
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李冬梅教授团队携手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在《NPJ digital medicine》(影响因子:12 4)学术期刊发表团队...
文/李林 2025-04-02 10:27

默克全球执行副总裁周虹:合作与创新是默克未来五年战略的两大关键词
近日,德国默克医药健康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及国际市场负责人周虹带领医药健康中国及国际市场管理团队开启了2025年度首次“中国行”。
2025-04-01 17:11

首个且唯一,阿斯利康PD-L1单抗获FDA批准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作为新辅助治疗,随后度伐利尤单抗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辅助单药治疗,用于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成年患者。
2025-04-01 14:37

全国首个,湖北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
昨日(3月31日),据“湖北发布”消息,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52元 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3139元 次,非侵入式脑机...
2025-04-01 11:03

一款国产创新流感药,获批
近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青峰医药下属子公司江西科睿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既往健康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
2025-04-01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