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
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培养过程中,其干性丢失是制约临床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和研究员张波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4年研究发现,采用微重力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相对常规培养方式,具有更高的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克隆形成率,为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相关研究近日刊发于美国《生物材料》杂志。
干细胞的体外大量扩增和干性维持是目前临床应用的必要前提条件。在传统的干细胞单层培养中,随着扩增传代次数增加或培养的时间延长,培养的干细胞逐渐失去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克隆形成率等干性特征,而且培养规模受限,严重制约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
维持干细胞干性的体外培养方法是当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焦点。科研团队结合三维球形体培养模式更接近体内的细胞微环境和微重力生物反应器能大规模扩增的特点,独创了微重力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的新的干细胞培养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干细胞培养模式既能维持干性特征又能大规模扩增。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该模式培养的干细胞能更有效治疗肝衰竭。
张波介绍,他们研究的脂肪源干细胞来源广,特别是人们因塑身要抽出的脂肪,基本都当废弃物丢掉。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间质干细胞, 而微重力生物反应器内球形体培养法能大规模制备高活性干细胞,为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肌梗塞、肝功能衰竭、肺损伤等多种疑难病症奠定了应用基础。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