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着名胃肠外科专家林锋教授的“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正式落户某民营高端体检机构。作为广东松绑“多点执业”后的新探索,广东首批医生工作室的出现,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名医到民营机构开设工作室,将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首先,是医疗机构和医生之间关系将发生变化。当前,医院与医生的关系,类似生产企业与流水线员工的关系,绝大部分的医生在工作上都高度依赖医院提供的各种软硬件,基本上没有说“不”的权利。现在,医生通过在外成立工作室,打造个人和团队的品牌,就有了与医疗机构对话的资本,两者间将形成新的合作关系。医院对于医生来说,现在主要的身份是管理者,未来更主要体现服务功能——凭借其给医生提供的服务质量来吸引医生加盟。而高素质医生的加入,将使病人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使医院有了更多的病人来源。
其次,可能使医疗服务的定价机制发生改变。现在的定价体制下,并没有完全体现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一个教授号不过区区9元,一台动用四五个医生的手术,手术费也不过千把元。名医工作室实行预约制,为了保证诊疗质量,病人数量要受到限制,其结果必然是患者出高价得到优质服务,医生付出耐心和技术得到体面回报。事实上,现时的中国医疗,无论你何时到医院,只要是不指定要哪个专家,终究是能看上病的。我们不能奢望医疗服务质量向上拔的同时,医疗收费的标准向下降。今后,在某些医疗服务方面将会走上优质优价的道路。
但愿名医工作室的出现,能够使医疗服务回归其本来的价值——医生通过自己的技术劳动来获得合理的回报,而不是依靠药品和检查提供利润来源。中国的医改,一直没有解决好由谁来出钱的问题,民众觉得自己的自负支出很高,医护人员觉得自己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多年来,医疗服务价格的扭曲和医患矛盾不断尖锐化的乱局,已经对整个医疗行业产生了不少影响,而且已经在一定程度有所体现。
首先,医生梯队的未来让人忧虑。据媒体报道,高达八成的医护人员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曾几何时,最优秀的学生去学医,医学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排在同批次院校的前列,但近几年,报考分数线却呈不断下降,有院校已经甚至出现第一志愿招不满人的情况。
其次,有不少医护人员用脚投票出国谋职。这一点,在护士行业体现尤为明显,很多欧美的医疗机构为了应对人口老化和人力成本上升,已经开始大量雇用中国的护理人员。
如果任由这种“一边造血退化,一边出血流失”的状况发生,几十年后谁来给我们看病,或许真的会成为一个问题……
来源: 华夏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