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疗法的“中心法则”与“两大挑战”

医疗健康 来源: 生物通 作者:万纹
2015
04/15
09:09
生物通
作者:万纹
医疗健康

2013年Science杂志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癌症免疫疗法登榜首,这一年癌症免疫疗法在酝酿了数十年后终于确立了它的潜力:由于其临床试验出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因此科学家们欣喜不已。

时隔两年癌症免疫疗法步步稳健,走出了令人侧目的一条道路,但其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最新一期(4月10日)Cell杂志特邀了几位着名的癌症研究专家,探讨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

坚定支持者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研究中心的Suzanne L. Topalian教授是癌症免疫疗法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也是这一领域数一数二的前沿科学家,她去年由于癌症免疫疗法研究上的突破成果,入选Nature十大科学人物。

她表示,今年一项研究通过靶向CTLA4和PD-1信号通路的两种免疫疗法来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取得了不俗的表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靶向免疫检测点分子,如CTLA-4, PD-1 和 PD-L1的药物是癌症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然而Topalian教授认为“突破”这个词并不恰当,因为这掩盖了几十年来基础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进展,这么多年来基础科学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付出了努力,因此今天我们才能收获成果。PD-1途径在针对多种癌症类型方面的广泛活跃性验证了其作为共同治疗方法的作用,反驳了关于免疫性癌症治疗错误的观点。

去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抗程序化死亡蛋白-1(PD-1)的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基于早期关于“PD-1在T细胞反应负调控中的作用”的基础研究,大多数研究工作一直集中在阻断PD-1与其两个配体PD-L1和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用于癌症治疗,但也用于其他免疫治疗。

而现在的挑战是了解“非响应”肿瘤类型(如前列腺癌)的免疫抗性机制,以及对于“响应”肿瘤类型中,50%及更多的患者为何不能通过这种药物进行治疗。要探索联合疗法试剂的共靶向机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如免疫系统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代谢之间的关联。举例来说,肿瘤突变密度(一种免疫识别新抗原的替代指标)能与黑色素瘤抗CTLA-4,肺癌抗PD-1治疗联合,未来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合作,将能实现真正的“突破”。

2013年Science杂志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癌症免疫疗法登榜首,这一年癌症免疫疗法在酝酿了数十年后终于确立了它的潜力:由于其临床试验出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因此科学家们欣喜不已。

时隔两年癌症免疫疗法步步稳健,走出了令人侧目的一条道路,但其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最新一期(4月10日)Cell杂志特邀了几位着名的癌症研究专家,探讨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研究中心的Suzanne L. Topalian教授是癌症免疫疗法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也是这一领域数一数二的前沿科学家,她去年由于癌症免疫疗法研究上的突破成果,入选Nature十大科学人物。

她表示,今年一项研究通过靶向CTLA4和PD-1信号通路的两种免疫疗法来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取得了不俗的表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靶向免疫检测点分子,如CTLA-4, PD-1 和 PD-L1的药物是癌症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然而Topalian教授认为“突破”这个词并不恰当,因为这掩盖了几十年来基础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进展,这么多年来基础科学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付出了努力,因此今天我们才能收获成果。PD-1途径在针对多种癌症类型方面的广泛活跃性验证了其作为共同治疗方法的作用,反驳了关于免疫性癌症治疗错误的观点。

去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抗程序化死亡蛋白-1(PD-1)的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基于早期关于“PD-1在T细胞反应负调控中的作用”的基础研究,大多数研究工作一直集中在阻断PD-1与其两个配体PD-L1和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用于癌症治疗,但也用于其他免疫治疗。

而现在的挑战是了解“非响应”肿瘤类型(如前列腺癌)的免疫抗性机制,以及对于“响应”肿瘤类型中,50%及更多的患者为何不能通过这种药物进行治疗。要探索联合疗法试剂的共靶向机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如免疫系统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代谢之间的关联。举例来说,肿瘤突变密度(一种免疫识别新抗原的替代指标)能与黑色素瘤抗CTLA-4,肺癌抗PD-1治疗联合,未来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合作,将能实现真正的“突破”。

个体癌症免疫疗法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癌症研究所的Steven A. Rosenberg教授是癌症免疫疗法研究领域的前锋旗帜性人物,他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研究,用刺激免疫系统的细胞因子对癌症进行治疗,迄今为止他发表文章无数,被引用次数达到15000多次。

2010年,Rosenberg教授发表了嵌合体抗原受体(CAR)治疗试验的结果,他们修饰了患者的T细胞用来攻击肿瘤细胞。之后其研究组又发表了过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方法的新成果,他们在一位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中找到了那些能攻击癌细胞中一个特殊突变的细胞,然后在实验室中培养这些免疫细胞,并将培养后的上亿个细胞注入回患者血液中,结果肿瘤开始“消融”。

这一疗法引起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轰动,而且真正把个体化的癌症免疫疗法带到了患者面前。Rosenberg教授表示,这种过继细胞治疗ACT方法能利用患者的淋巴细胞来对待他们自身的癌症,而且新疗法可适用于多类型癌症,为肺、膀胱和胃肠道患有黑色素瘤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希望。

但是对于大多数转移性上皮细胞癌来说,免疫疗法依然不起作用,最近的研究是通过深度外显子组测序,以及高通量免疫检测来治疗常见类型的癌症,从而识别出具有免疫原性的罕见体细胞突变。

Rosenberg教授说,通过ACT靶向这些突变,最终将能实现“个性化”癌症治疗,但这与许多制药公司的期望背道而驰——他们希望通过“一小瓶药”大规模生产治疗癌症。虽然这种方法能延长实体转移性癌症患者的寿命,但是对癌症整体死亡率的影响有限。常见癌症“个体化”免疫疗法也许需要针对每位患者研发出独特的药物(自体淋巴细胞),这也要求了药物生产极大的灵活性。

在Rosenberg教授的治疗案例中,Melinda Bachini2009年发现她患上了胆管癌,或称为胆道癌(cholangiocarcinoma),癌症已经扩散到了她的肝脏,她做手术切除了约三分之二的肝脏,但几个月后,癌细胞又扩散到了她的肺部。为了治疗癌症,她进行一个又一个的化疗,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反应,如恶心,失聪等。但她的癌症又再次复发了,她开始咳嗽。

“我知道化疗还不足以杀死这些癌细胞”,她说。她拒绝了药物治疗。后来她在网上寻找临床治疗方法,找到了Rosenberg博士。

2012年,Rosenberg博士帮助她从肺部取出了肿瘤浸润性T细胞,然后进行培养,一个月以后,Bachini进行了化疗去除免疫系统的影响,然后注入了420亿个T细胞,之后她也接受了白细胞介素-2的药物治疗,用以激活T细胞。

这一治疗过程是艰巨的:化疗令她呕吐虚弱,并且掉头发,并且白细胞介素-2的治疗使得她只能摄入流体食物。但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2012年4月,Bachini不再咳嗽了,而且身体越来越好了。

癌症免疫疗法的中心法则

来自纽约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Jedd D. Wolchok和Timothy A. Chan在癌症免疫疗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颇有经验,他们曾对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两种免疫治疗药物,并在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成功,而且还首次提出了机体免疫系统可以清楚“看见”癌细胞。

在这一专辑中,这两位学者以“Central Dogma for Immunotherapy”为题,介绍了癌症免疫疗法的中心法则,并指出这种统一的概念能帮助科学家们未来进一步细化治疗规范和患者需求。

每个学生物的同学都应该熟悉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DNA转录产生RNA,RNA翻译成蛋白质。而且随着研究深入,我们对于调控这一中心法则的多个元素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表观遗传,microRNAs的影响,以及转录后修饰,翻译后修饰等等。尽管这些机制错综复杂,但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最基本的内容是确定的,同样在癌症免疫疗法研究领域,也需要这样一个统一的概念,帮助规范化。

Wolchok和Chan两位学者指出,近期癌症免疫疗法也有了自己的中心法则,“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免疫监控分子机制(Bob Schreiber研究组),而且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也会对多种癌症产生重要的预后影响。”此外,肿瘤中所谓的“乘客”突变,其质量和数量也会对CTLA-4或 PD-1途径阻断抗体的免疫治疗成功与否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这些新发现,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法则,那就是决定免疫反应基线的突变和免疫反应基线就是决定免疫增效治疗疗效的关键。正如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一样,这一法则中也有许多影响因素,如细胞数量抑制,微环境和抗原呈现能力丢失等。但是这个统一的概念能帮助研究人员完善癌症免疫疗法,更有效的满足个体患者的免疫需求。

此外,癌症疫苗也是这一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近期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的一项临床试验的早期数据表明,一些个体化的黑色素瘤疫苗可用来激起强有力的免疫反应对抗患者肿瘤中的独特突变。

研究人员首先测序了患者肿瘤以及健康组织样本的基因组,以鉴别出肿瘤细胞独有的突变蛋白即肿瘤抗原。然后,利用计算机算法及实验室测试,研究人员可以预测并测试出哪些肿瘤抗原最有可能激发有力的免疫反应,可以被用来纳入到疫苗中。

研究人员将这些疫苗给予了那些接受手术切除肿瘤但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结的黑色素瘤患者。这些临床研究结果为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开展I期疫苗试验创造了条件。当然现在说疫苗是否长期有效还为时太早,但这项研究评估了安全性和免疫反应;确实没有一个患者有不良反应。

两大障碍挑战

来自Genentech的肿瘤研究副总裁Ira Mellman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在这一专辑中指出,癌症免疫疗法在经过一百年的起起伏伏,已经成为了治疗多种癌症的革新性方法。虽然目前还言之尚早,但是这一疗法已经在临床上表现不凡,比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显示出了更多的益处。而且最令人激动的是,这些成果大多数是临床实验结果,而不是实验室中的所谓“突破”。

同时Mellman博士也提到了这一领域的两大挑战障碍,“第一个就是这一研究领域在临床上发展的很快,而我们对于其背后的基础科学,以及作用机制了解的却很少。其二,我们用于评估治疗反应的机制和相关度的工具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因为目前还只有少数患者通过癌症免疫疗法获得了最大疗效,更重要的是,临床上对于一些试剂,如抗PD-L1/PD-1的应答作用清晰明确,因此这也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发现生物标记物,并利用这些标记物立即病患的变化过程。同时分析相关的临床反应也能为基础癌症生物学研究提出新见解,从而研发出更有效的免疫治疗组,提高疗效。

他说,“我们未来的任务就是深入探讨这些临床治疗方法背后的内容,用于确保这一研究领域在未来十年里能不断的取得实验室和临床上的进步”。

而来自麻省理工的K. Dane Wittrup也介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问题:

什么疫苗最能利用病毒或者肿瘤突变的进化弱点?静脉注射抗体在肿瘤内会依次接触到什么?什么信号导致了健康的稳态平衡变成了自身免疫疾病?天然T细胞嗜性是否能克服大分子药物传递过程中的物理屏障?我们的抗体库如何对治疗或者疾病发生做出反应?如何最好的结合先天和适应性免疫治疗?淋巴运输如何激活调控自适应免疫?注射用生物材料是否能获得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要回答这些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需要生物学、化学和材料学多学科专家的参与。未来跨学科的合作,以及对知识无尽的探索将是令癌症免疫疗法真真正正能应用于临床的关键。

来源: 生物通   作者:万纹

为你推荐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共筑HPV预防新生态资讯

“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共筑HPV预防新生态

今日(1月18日),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西州罗威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举办的“和合共生,健康共护”四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男性适应证上市暨“HPV男女共防计划”启动...

2025-01-18 18:31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已基本实现,正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资讯

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已基本实现,正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全量汇总展示各地挂网价格信息并对首涨、高涨幅等异常价格行为予以标识,敦促各地持续纠正不合理的挂网高价。

2025-01-18 12:15

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思考与规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资讯

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国家医保局最新的思考与规划,2025年发布第一版

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

2025-01-18 11:34

2025年全国80%左右医保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全部实现即时结算资讯

2025年全国80%左右医保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底全部实现即时结算

1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根据通知,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支撑,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

2025-01-18 11:20

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资讯

202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

2025-01-17 14:56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资讯

赛诺菲荣膺“杰出雇主2025”桂冠,连续五年傲立榜首

作为10多年来首个且唯一连续五年荣获此殊荣的企业,赛诺菲再次彰显了其在企业文化、人才战略、多元发展及员工培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2025-01-17 11:02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资讯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

昨日(1月16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奥赛康药业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limertinib ASK120067,商品名:奥壹新)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2025-01-17 10:31

增辉生命,默沙东中国再度荣膺“中国杰出雇主”资讯

增辉生命,默沙东中国再度荣膺“中国杰出雇主”

1月16日,由全球权威的杰出雇主调研机构(Top Employers Institute)颁布的“杰出雇主2025”榜单正式揭晓

2025-01-16 22:48

CDE: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资讯

CDE:放射性治疗药物申报上市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将针对上市后临床风险管理计划、说明书中安全性相关内容、 患者指导手册的撰写提供具体指导意见。

2025-01-16 20:41

全球首款狂犬病双抗药物国内申报上市资讯

全球首款狂犬病双抗药物国内申报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显示,智翔金泰的1类新药斯乐韦米单抗在国内申报上市。

2025-01-15 17:0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资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

本指引所称的商业贿赂, 是指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 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2025-01-14 23:38

阿斯利康与宜联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资讯

阿斯利康与宜联生物达成临床研究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

双方将共同启动一项多中心、开放性、I Ib期研究,旨在评估两款药物联合治疗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

2025-01-14 18:36

医疗科技国际化之路:新加坡如何提供全链条支持?资讯

医疗科技国际化之路:新加坡如何提供全链条支持?

随着中国医疗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国际化发展的能力,正在“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

2025-01-14 15:56

NVIDIA与多家行业顶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资讯

NVIDIA与多家行业顶尖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共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NVIDIA 宣布与多家行业领先机构达成合作,这类新的合作旨在通过加速药物发现、提升基因组研究,以及利用代理式和生成式 AI 开创先进医...

2025-01-14 13:26

老牌上市药企终止PD-1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5亿元资讯

老牌上市药企终止PD-1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5亿元

近日,丽珠医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范围内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对其中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相应计提了减值准备。

2025-01-14 10:13

尊享e生2025升级:首次全场景放开外购药械,医院药品覆盖数量再增资讯

尊享e生2025升级:首次全场景放开外购药械,医院药品覆盖数量再增

1月13日,众安保险举办“与10光,共生长”尊享e生十周年产品升级发布会,正式发布尊享e生2025版,并推出众安健康险未来将主打的两大产品系列——面向健康人群的“尊享系列”,以...

2025-01-13 20:17

PLA材料的医美应用:安全与效果的双重考验资讯

PLA材料的医美应用:安全与效果的双重考验

聚乳酸PLA,作为医美行业面部填充剂历经了3个时代大约20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1 0、2 0、3 0三个不同的时代;即1 0-结晶片状;2 0-普遍表面粗糙的多孔微球或实心微球;3 ...

2025-01-13 19:53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肿瘤类、重症医学类、麻醉类、零售药店典型问题清单资讯

国家医保局: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肿瘤类、重症医学类、麻醉类、零售药店典型问题清单

2025年3月底前,各级医保部门根据本地化问题清单,对辖区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2025年4月起,国家医保局将对全国定点医药...

2025-01-13 17:32

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获批上市资讯

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获批上市

瑞卡西单抗注射间隔可长达8周,突破了目前国内外已获批的PCSK9单抗需要每2周、4周或6周的注射频次。

2025-01-13 13:17

好大夫正式牵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创新资讯

好大夫正式牵手蚂蚁集团,共同推进“AI+医疗”创新

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尘埃落定。1月11日,在2025年好大夫峰会上,双方在收购完成后首度携手亮相。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现场表示,共同的使命和愿景让双方走到了一起,后续好大...

2025-01-11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