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S创新开发者大会现场报告实录

医疗健康 来源:测序中国
2015
04/13
15:38
测序中国 医疗健康

2015年4月11日,NGS创新开发者大会2015准时开幕。本届大会有14个报告,下面一一道来:

报告一:Illumina 中国市场部经理,气质非凡的胡芳芳女士做了关于“NGS加速探索未来”的报告

胡芳芳谈到:“现在,肿瘤的治疗以药物为中心,在未来以病人为中心。在经过基因测序分析后,就能得知疾病基因,知道如何用药。这就是一种改变,在上游做了一些数据的收集,定制一些肿瘤靶向基因的panel,把肿瘤当作慢性疾病来管理。Illumina公司希望改变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同时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

报告二:中科紫鑫顾问,极具大侠泛儿的任鲁风博士讲述了“测序技术国产化的机遇、挑战和设想”

任老师在大会上抛出了不少干货,同时也对国产测序仪信心满满:“2010年前,测序主要应用在基础研究方面,到15年可能迎来一个基础应用方面的爆发期。大胆预估一下,到2020年测序(仪)可能会像今天的PCR,现在的PCR市场是什么样子的,可能5年后测序市场就是什么样子的。目前,国际上有肿瘤基因组计划、微生物基因组计划;英国进行”十万基因组计划“,加拿大也在发展基因组学研究,最受瞩目的还是美国推行的”精准医疗计划“。在我国也有跟进的一个意向。测序技术经过一代、应用二代,发展至如今的三代乃至四代技术。而国外的测序仪的也经市场的考验,存活下来一批,淘汰一批。我国测序仪也要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报告三:布朗大学教授,千人计划,东南大学的特聘教授凌新生,可谓是科学界的大牛!

众多的物理学原理,在报告中淋漓展现,使参会者上了一堂关于纳米孔DNA测序的深度技术报告;。

凌教授强调:“Sanger测序是现有的一切测序技术发展起来的基础,而Sanger测序基于的3个重要理论基础:a.双脱氧链终止法;b.DNA聚合酶;c.DNA物理特性。其中,DNA聚合酶是一代、二代测序的核心。然而,聚合酶也是测序过程中内部误差的主要来源。虽然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尝试采用无聚合酶的测序方式减少内部误差,但均未取得显着性的进展。他的团队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基于纳米孔的测序,结合物理学、生物学的知识来更加准确地认识DNA序列结构。”

报告四:美国Bionano创始人,曹涵博士曹博士介绍了“纳米管道单分子水平基因组图谱分析技术”

对于二代测序主流技术,100bp的短读长严重限制了基因组的完整拼接,尤其是当遇到长片段的重复序列时,传统的contig组装和De novo拼接只能面对缺口望洋兴叹。为了掌握直观而全面的基因组结构信息,挖掘出其中的生命奥秘,该团队开发了 Irys系统用于长链DNA的单分子成像。该系统利用单酶酶切和荧光标记对长达几百kb的单链DNA分子进行成像,利用高质量图像使得基因结构通过酶切图谱的方式展现无遗。该技术无疑为群基因组结构研究,尤其是de novo和染色体机构变异方面提供全新的研究方法。

报告间歇,瑞银执行董事 季序我博士,以资本角度介绍了对基因测序未来的看法。

过去一年与基因测序相关的股票涨势良好。数据从哪里来?客户是谁?是否会接受一个标准化的分析?很多的疑问,导致了一个投融资双方不匹配。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容易理解一些临床服务,但是对基因测序分析这一块,确实不容易直观的理解。有些融资方已经错过了第一波的投资浪潮。对于现在的创业者重要的是如何抓住第二波浪潮,要什么样的钱,和什么样的人合作。对于小公司来说,如果是非平台型的公司,可能要更加重视和产业资本合作的可能性。

报告五:北京大学研究员,白凡;有木有点中山先生的泛儿?

白老师“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癌症病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报告极大吸引了现场投资人的目光,因此,白凡老师在茶歇和午餐期间,被众多投资人给“盯”上了。

白老师称:“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极少,对癌症晚期病人进行7.5-10ml的抽血检测,其中只含有几十到几百个循CTC。因此不能将常规样本的检测手段用于ctc的检测。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索CTC中的更多信息。做CTC检测的最大好处,就是对病人伤害最小,而且可以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跟踪检测。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分子特性。在来自众多肺腺癌患者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中,成功检测到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密切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上的重要单核苷酸变异和插入/缺失。单细胞水平CTC的基因突变的检测避免了反复穿刺活检给病人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并能及时地提供个体化治疗所需的重要信息,例如导致癌症转移过程中发生表型转换的重要突变,以及癌症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性的重要突变。”

报告六:刘子人经理介绍了“无创胎儿细胞捕获测序技术”

他强调:“在我国,每年有两千万新生儿诞生,5.6%的新生儿患有遗传性疾病,这其中有40%的孩子将永久残障。现常见新生儿遗传疾病包括唐氏综合征、多指症、兔唇等。临床上常规的遗传检测包括羊膜穿刺、超声检测、绒毛穿刺,存在侵入性强、检测不敏感等缺点。现有非侵入性检测如在母亲外周血中分离胎儿DNA进行测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怀有多胞胎的孕妇、患有恶性肿瘤的孕妇等。而采用从母血中捕获胎儿的游离细胞,从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胎儿的遗传信息。”

报告七:上午的最后一个报告,此时大家的胃口已经开了,来自源正细胞的首席科学家周向军博士的报告,更加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周博士以实例介绍了“基于CTC和ctDNA技术的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

随着对肿瘤细胞测序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依据基因突变类型来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的重要性。然而,这只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其团队正在瞄准另一种技术-----即通过捕获外周血中,痕量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和痕量的循环肿瘤DNA(ctDNA)来实现癌症的无创、早期诊断,进而早于影像学等其他方法及早的发现肿瘤,鉴定肿瘤的基因型,并为肿瘤的个体化用药、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

报告八: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瀚海基因创始人贺建奎就基因测序细分领域---免疫组库测序,讲述了技术的优势,及巨大的市场空间

贺教授强调:“当前,临床上有许多检测方法可以监测个体的健康状况,但是却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用于全面的监测免疫系统各个方面的情况。大多数人类疾病都与免疫相关,那么如何对免疫系统的状况进行量化呢?我们带领的团队,采用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技术,给免疫系统进行”拍照“。并将这一技术进行产业化,通过免疫组库评估试剂盒对受检者免疫系统进行监测,用于正常人体检,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监测等。该项目具有10亿级细分市场!”

报告九:深圳谱元创始人,覃俊杰博士讲述了基于二代测序的肠道菌群检测技术

肠道菌群基因组被誉为人类第二基因组,随着宏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这一技术的科学研究也逐渐变得火热,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不仅与营养代谢相关,还与免疫、神经调控有着紧密的联系。另外,肠道菌群基因组大小是人类基因组大小的百倍以上;不同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也很大;肠道菌群基因组不像人类基因组那么稳定,其与环境有着相互作用。通过对肠道菌群的人为干预和动态调控,或许可以实现对个体健康进行管理。

报告十:王博士带着十足的技术泛儿,报告十分出彩,报告后引起了凌新生和白凡二位技术牛人的热议!

王博士强调:“基因中一些对疾病的发生起关键作用的位点突变频率比较低,比如药物的抗药性位点,癌症早期发生的driver mutation等。由于现在的测序技术对低频突变的检测有限,因而无法对低于检测限的低频突变进行检测。他们开发的一种叫做Oseq的测序方法,该方法可使低频突变的检测限与现有的测序技术相比提高20-200倍。该技术可应用于微生物的抗药性、抗逆行、目标突变菌等研究,个体化医疗的疾病诊断,无创产前诊断等以及法医等领域。目前该技术已申请专利。”

报告十一:华点云创始人 陈晨,一登台就是年轻干练的泛儿!陈博士介绍了他们团队开发的临床生物信息云计算Celloud平台

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生命科学领域数据的积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对临床疾病进行检测促进我们向“精准医疗”迈进。但是随着数据量的越来越多,对医疗数据解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的分析需要专业的生物信息团队的支持。其团队将生物技术与云技术进行融合形成了一个以高通量测序数据生物信息云分析,医疗数据挖掘为核心的服务平台,为医院一站式解决临床分析问题,加快新技术在临床中的转化,加速了疾病的诊断,治疗。

报告十二:GeneDock(聚道科技)CEO李夏戎,Geek泛儿,纯滴!

李夏戎博士介绍了GeneDock团队正在研发的可用于满足生物信息需求的数据处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的云服务业务。解决大数据的传输难题,存储技术,计算资源的负载均衡等问题。通过云服务技术,并利用其开发的自动化数据分析流程,让客户轻松获取测序数据的解读,此过程只需三步:1,上传数据。2,运行分析流程。3,查看分析报告。同时制定各种人性化服务,更好的满足用户体验。这让现场畏惧生物信息分析的医生和生物实验的朋友们阵阵欢喜!

报告十三:烈冰生物研发经理 宗杰,同样的技术泛儿,细致的介绍了他们开发的生物大数据云计算系统NovelBlue

测序技术的发展,价格的下降使得测序数据的大量增加,传统的生物信息分析技术速度已跟不上数据产生的速度,我们需要引入现今最新的互联网IT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生物大数据的云计算系统随之产生。该团队致力于基于云计算的高通量测序生物大数据的分析处理,运用互联网IT云计算技术解决数据的存储,计算资源的有效合理分配,生物信息分析算法的开发,建立各种生物信息自动化分析流程,从而完成生物大数据的准确分析解读,以帮助客户解决生物信息数据解读的难题。

报告十四:大会的最后一个报告,基云惠康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本次大会的发起人郝向稳,做了“快速的人基因组数据云计算GAIC”的报告

“随着测序成本的不断下降,现在一个人全基因组的测序价格降到了1000美元左右,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数据的产生,但是现在人类基因组数据分析的成本及价格仍然很高。如何能够低成本快速的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巨大问题。基云惠康致力于降低人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成本,提高数据分析速度,对人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解读。建立了经济,高效,快速的数据分析流程,具有更强的扩展性,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可靠性。”

来源:测序中国

为你推荐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一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一批)。

2025-04-23 17:29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资讯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资讯

国家药监局 海关总署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

试点区域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

2025-04-22 18:48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讯

专注心衰管理,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

三类有源植入产品

2025-04-22 13:17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资讯

欧狄沃®在中国获批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适应症

持续丰富早期癌症临床选择

2025-04-22 11:12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资讯

从“不患病”到“活得好”!多方联动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全程管理”。

2025-04-22 10:59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资讯

又一家A股上市药企,退市已定

一直悬在海南普利制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来了。

2025-04-22 09:45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资讯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资讯

降低2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

4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mg)的说明书。

2025-04-21 16:02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资讯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资讯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资讯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资讯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资讯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资讯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资讯

携手共绘“个性化近视手术”新蓝图:爱尔眼科与爱尔康启动100家医院全光塑技术战略合作

双方将以技术共享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科研协作为纽带,全力推进屈光手术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加速前沿技术在临床领域的普及应用

文/ 屈慧莹 2025-04-19 23:35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资讯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资讯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资讯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