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海外医院做兄弟医院似乎在成为一种趋势。但在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之前,我们必须问几个关键问题,与海外医院合作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国外医院能带来的价值在哪里?有什么可以直接惠及病人的?增值服务由谁来买单?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在大病专科领域的合作,尤其是肿瘤学科,国外医院的优势在于领先的技术和科研,而中国有大量的病例,且肿瘤发病率不断增高,未来会掀起一轮科研和学术交流合作的热潮。可是除了研究层面,在真正服务于患者上,国内外到底怎样合作?
有一些医院想要尝试建立国际转诊或者国际会诊。虽然现在出国看病很热,但说到底这只能服务极小一部分病人,大部分人无法负担这种服务,包括国际会诊,国外专家的出诊费很贵,并非普通患者能消费得起。我们很难想象让患者为国际服务买单,这不现实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中国在政策上放开了外商独资医院之后,并没有出现外资投资医院的热潮,更多资本仍然在观察市场和评估,试图找到切入中国比较好的途径。阻碍他们最大的理由可能还是服务的定价,如果要做一家中产阶级能消费得起的医院,就很难绕过医保这个支付方,可随之而来的代价就是按照目前医保规定下的服务价格定价,而这种定价是无法体现服务价值的,必须由药品来弥补医院服务收入上的不足才能存活,但这并不是外资进入中国想要做的。
因此,现阶段合作是一个观察中国市场较为折中的形式,要想单纯市场化作服务可能不容易,但随着药品和服务的分割这条路走下去,国外医院输入中国可能会出现两个方面的机会。
首先是医院治理办法上的输出,也就是类似梅奥诊所的做法,输出管理办法和理念。安徽限号政策给我们一个提示,未来在控制三甲规模上的措施可能会更强,由此逼迫医院不得不从航母思维变成利润思维,在一个合适的规模下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这将逼迫医院进行控费管理,而中国的很多医院并不擅长这些。由此,类似国外HCA这样医院集团在运营效率管理和费用控制上的经验将非常宝贵,这些管理办法可能会作为一种咨询服务或者合作组建医院的形式进入到中国。
另外一个机会则是科研结合服务的合作。纯粹的国际科研合作并不是新事物,但是最新的技术和药品总是太贵,不能惠及大众。培养一个开刀医生可能要很久,但改变服务氛围,让病人有不一样的体验却不需要那么久。
三甲盲目扩张的结果是虹吸了很多不能体现其服务能力的常见病病例,但长远看来医院互相之间的竞争绝对不是规模,而是在最困难最复杂病例上的治疗能力,竞争不仅是三甲的竞争,还有专科医院之间、民营医院的竞争。除了有好的主刀医生,医院还需要为大病患者提供一整套治疗方案,从把医病当题目做,变成把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作为首要考虑。这会成为医院的竞争点,而中国的医院最缺的就是如何把病人服务好的模式。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形成客户服务的理念,而这是未来服务质量竞争的关键。
因此,除了个人能力,科研体现在服务上就是整个团队的能力,中国未来可能迫切需要一轮跨学科治疗方式的创新、人才培训以及服务模式建立。这些都可能成为国际科研加服务的机会。
这些机会听上去都很远,要医院去自动缩减规模、控费、做客户至上实在太难了,这在现行医院体制下可能是这样。而且,扭转一个畸形的市场需要政策引导也需要时间,但由于支付方的压力太大,并不容许服务转变等那么久,这个过程一旦开头,可能就是一个加速度,而先入市场者可能在转变中更快抓住机会。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