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医院可以说是中国医疗大环境下特殊的产物,背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医生无执业自由和医院以药养医。
无论是宁波云医院从病种出发,还是阿里从医院和基层医疗出发,云的道路是建立一个平台,用的是类似电商的思路。云医院有远程医疗的特性但又不同于国外的远程医疗,最大的痛点是医生不是自己的,在云医院这件事情上,医生的直接经济动力在哪里?
首先,中国的云医院依赖医生自愿分出来的额外资源去行医,医生是不自由的,所以能分出来多少精力全凭医生的意愿。虽然一些地区规定医生多点执业只需要向医院备案,但医院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不可能是鼓励的,因为医生的劳动是其运作的核心。因此医生在云医院坐诊的动机是很不明确的,如果是为了收入,云医院收费不明且灰色药品收入很难,不是医生增加收入的途径。如果是增加名气吸引客流,在基层有这样的动力,但矛盾的是基层本来就很空,病人根本无需绕开线下去线上看病,何况两者的价格也不会有什么差别。
在国外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远程医疗由医生个人行为进行,无论是自己开诊所的医生还是打工的医生,他们本身就可以提供远程医疗,这是他们自己的决定。吸引他们去做远程的理由有两方面。一个是按病种付费的模式以及奥巴马的价值医疗,医生更关心是否能在最合理的成本下看好一个病人,加上支付方按照病种付费,假如治疗整体方案浪费了很多资源,超出的成本可能变成医院自己的支出,因此医院有动力让没有必要线下看病的人选择线上门诊,线上就医更加便宜而且省力,可以节省总体支出。
另一个原因是建立自己的品牌。美国的基础医疗医生也会选择通过第三方远程服务平台比如Teledoc,American Well来服务病人,这些医生在同一个圈子里竞争,那就是基础医疗。在中国则不一样,基础医疗医生比拼的是三甲的专科和名医,竞争不是同一层面上的。美国的基础医疗医生通过远程获得更多的病人,并建立自己的名气,扩张自己的业务。中国的基层医生做不到,因为他们面对强大的三甲医生资源,就算上了云,病人也要挑专家。
再来说以药养医这一点。中国云医院的特殊性是只做服务平台,然后嫁接第三方检查、网上售药等环节,这在国外不算是特殊的,但在中国医疗环境下,医院面面俱到从看病到检查到卖药全包这样一个畸形土壤里,把各个环节分开就变成一件特殊的事情了。这里最难的还是医生,云医院的痛处是医生不是自己的,云平台只是嫁接服务的纽带。医生要收得到钱才有意愿去做。医生的利益和检查、药品捆绑在一起,服务的收入却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底,医疗为什么要云?云是一种工具,通过云可以提高效率——云端存储,云端系统操作;可以控制成本——外包检查和药品销售;云还可以改善客户体验——增加和病人互动,提供长期健康管理。可不幸的是,现阶段这三个功能,都不是医疗行业的考虑。
中国医疗的特殊性导致云医院被拉出来单独成为一个事物。事实上,国外也有云端服务,只不过这种服务密切和线下联系在一起,服务方的动力主要就是省钱。而中国的云如果做成专家门诊的通道则变成了三甲的另一个虹吸病人的机会,而如果走基层的道路则可能无人问津。这种矛盾的本质还在于医疗服务模式的问题。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