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是将一具肉身上健康的器官,“转移”到另外一具需要该器官的肉身上去,以期让后者的生命得到延续。到目前为止,人们接受的往往是心脏、肺脏、肾脏、肝脏等器官移植。如果说移植脑袋,恐怕很多人都会摇头认为“不可能”。
今年3月初,一位意大利的神经外科医生宣称自己计划在近两年内完成一台头部移植手术。有媒体称,如果不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和约束的话,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调节小组的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医生(Sergio Canavero)将于2017年进行这场手术。
“黑暗科学”
就像硬币的两面,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那些在历史上徘徊于正确和错误、是与非之间的科学试验,被人称为“黑暗科学”。其中包括1970年罗伯特.怀特医生在猴子身上进行的换头手术。
手术操作过程是非常可怕的,罗伯特将一只猴子的头部移植到另一只猴子身上,尽管实验成功猴子存活了下来,但是它却无法控制新的身体。凯斯西储大学的Jerry Silver还记得实验的现场:“那只猴子的头部醒过来了,但是它的表情折射出动物的疼痛、混乱、焦虑……这非常糟糕,我认为这样的实验不应该再出现。”但是罗伯特却坚信这样的实验也能在人身上完成,1999年的时候,他便认为可以开始人类的头部移植研究了。
尽管意大利的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医生声称他们已经攻克脊髓转接最后的一部分,但是直到今天,头部移植手术也依然仅局限于动物试验。而且,Jerry Silver也并不相信这项在老鼠、猪或者狗身上成功的试验,能够应用到人身上。Silver认为切断头部之后,要耦合破损组织间的神经轴突简直是异想天开,而且这样的手术是非常不道德的。
几年前,吴宇森拍摄的《变脸》讲述了一个警察被恶徒换去面部的故事,这个故事涉及面部这个器官的社会属性和个体心理上的认同等问题。而今,要改变的并不仅仅是面部,而是整个头部。那么其社会属性如何确认,大脑和身体能否相互认同,繁衍的后代基因是属于大脑的还是躯体的?更有甚者,开始有人担心,这样的试验一旦成功,是否会成为寿命买卖的另一途径。
“如果头部移植手术成功,那么人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明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而且即便移植成功,存活下来的到底是头部的提供者还是身体的提供者?如果牵扯到后代问题,会牵出他的遗传属性到底由谁决定等问题。”但对于是否会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手术谋取私利,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或者延长自己的寿命,进而随意剥夺他人生命的现象,王明旭则表示可能性不大,毕竟换头手术牵扯较多,而且即便是有些人渴望延续生命,不论是将年老的头部换上健康的躯体,还是反之,都无法阻挡身体各个器官同步衰老的脚步。除非是躯体和四肢存在严重疾病,不置换就要死亡或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情况。
预想的换头术
当然,所有道德和伦理问题都建立在头部移植手术成功,移植者成功存活的基础上。那么,卡纳维洛将手术时间设定在两年内的信心从何而来呢?
卡纳维洛在最近出版的《国际神经外科》(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了一篇论文,并在文中列出了“换头术”的关键步骤:首先,必须要对接受头部移植手术的病人和捐赠人进行降温处理,进而放慢细胞死亡的速度;切下他们的头,并将主要的血管连到事先准备好的管子上;最后,切断脊髓,并尽可能保证伤口的清洁度。
The Atlantic杂志也披露卡纳维洛准备的手术细节。第一例手术的供体来自一名脑死亡的患者。因为身份问题,我们将一个器官衰竭四肢瘫痪的人称为A,一个脑死亡但是身体机能正常的捐献者称为B。
他们将被安排在一个特制手术台,首先要做的是冷冻A的头部,所以这样它能够被切下,然后接到B的身体上。卡纳维洛表示,这一手术的关键是同时切断供体和受体的颈部组织及脊椎,将他们的头部和身体干净利落地切离。
卡纳维洛在文章中解释称,必须利用锋利的手术刀切断骨髓,并与其他身体“机械相连”。他进一步解释道:“这种干净果断的切割是骨髓融合的关键,它使得近端切断的轴突能够与远端轴突融合在一起。”
下一步是迅速将患者的头部移植到供体的颈部,使用一种医学“胶水”将脊椎连接到一起。接下来缝上硬脑膜,根据在尸体上演练所确定的方法来稳定脊椎,连接气管和食道,连接迷走神经和横隔膜神经,连接肌肉组织,让整形专家来缝合皮肤。手术完成后患者还要昏迷长达4个星期以便让创口尽可能愈合。在这个过程中,医生还会用弱电流刺激颈椎内的神经,强化头部和身体的连接。之后就把病人AB送入加护病房,等病人醒来后,送他/她去见心理医生。
卡纳维洛表示,一旦手术成功,患者将在理疗的帮助下在一年内学会行走,并且学着适应自己的新躯体,包括感受面部,甚至用原来的声音说话。
与此同时,医生将使用强力的免疫抑制药物,抑制新的身体对头部的排斥反应。
手术存疑
上述手术过程都是卡纳维洛和他的团队提出的预想,真正实现起来还需要等待两年后的手术。不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同玉认为,现在进行头部移植手术的时机并不成熟。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脊髓链接”。
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位于脊椎骨组成的椎管内,其活动受脑的控制,负责传送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各种感觉冲动。如果脊髓发生急性横断损伤,就会令人截瘫。即便是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截瘫依然是无法治愈的。
“血管、气管、肌肉都可以缝合,但是脊髓如何连接是个难点。如果脊髓不能成功连接,那么躯干四肢还是动不了。”朱同玉说。除此之外,大脑的脑细胞在缺乏血氧供应的前提下,只能存活8分钟。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即便是在肾移植手术中,肾动脉的缝合最快也要5~7分钟,这还是在一个非常熟练的医生手中实现的。”朱同玉说,“在头部移植手术中,需要缝合的不仅仅是一条血管。那么,缝合连接头部和躯干的大动脉则需要10分钟,之后还需要缝合两个大脑中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以及各种静脉,没有两个小时很难成功。”
或许有人可以解决大脑的供氧、供血问题,但是接下来就会面临着脑干连接问题。“因为心脏呼吸中枢是在脑干上,如果脑干接不上,或者传递信号传不上来,那么呼吸怎么恢复?”朱同玉质疑道。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袁一雪
为你推荐

医药如何数智化?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布
研发推广一批智能制药设备、检测设备,开发一批“小快轻准”医药工业软件或系统。支持创建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集成推进共性技术攻关、软硬件适配验证测试、计...
2025-04-24 18:26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4日,北京——,“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球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顶尖泌尿肿瘤专家,围绕尿路上...
2025-04-24 16:26

全国预防接种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启动
由新华网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健康社区‘免疫行动’促进计划”于4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2025-04-24 14:07

带状疱疹疫苗“遇冷”,百克生物2024年净利润腰斩
近日,国内疫苗龙头企业百克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2 29亿元,同比下降32 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2亿元,同比下降53 67%。对于营收...
2025-04-23 12:59

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结果
近日,重庆常用药联盟接续集采中选情况公布,该联盟由重庆牵头,联合湖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省(区、市)开展的药品集中带量采...
2025-04-21 18:48

全周期智控慢病,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开启战略合作
2025年4月21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
2025-04-21 15:57

康方生物1类新药依若奇单抗上市申请获批,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
该药是我国第一个且唯一获批上市的IL-12 IL-23“双靶向”单克隆抗体新药,是康方生物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首个获批上市的一类新药。
2025-04-21 13:39

阿斯利康乳腺癌1类创新药卡匹色替片中国获批
该药适用于联合氟维司群用于转移性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2025-04-21 11:02

辉瑞宣布终止一款口服GLP-1减肥药的临床开发
近日,辉瑞在其官网宣布,决定终止开发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Danuglipron(PF-06882961),原因系在一项有关用药剂量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者出现了可能由该...
2025-04-21 10:29

福建省医保局印发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福建省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让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医也能用上国家谈判药品、享受医保待遇,将适用于门诊治疗、使用周...
2025-04-20 13:34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医药健康企业有哪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分为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共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
2025-04-20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