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年下半年,房地产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截至已经发布2014年报预告的67家上市房企中首次出现亏损的房企达到13家,预减续亏14家,略减3家,共计有36家企业业绩相比2013年出现了下滑。而“佳兆业”事件和“合生创展裁员”事件更让业内人士感到凛凛的寒意。
上周日晚间,宜华地产发布公告,宣布从周一起公司的名称将由“宜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宜华健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由“宜华地产”变更为“宜华健康”。“为了更好地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和战略规划,公司名称需要与公司未来的经营范围和发展战略相适应。”宜华地产在公告中如此阐述变更公司名称的原因。
2014年7月,宜华地产首次将业务触角伸向医疗健康产业,宣布斥资7.2亿收购广东的一家医疗服务公司全部股权——广东众安康后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收购事项在去年11月底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
紧接着,2014年12月宣布收购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五分之一的股权,该公司为一家从事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公司,是卫计委批准的国内首家网络医院——广东省网络医院的技术提供商,与三甲医院广东第二人民医院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来看,地产进军健康领域优势主要在在于房地产“黄金十年”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物业,以及由居住物业圈领的居住人群,另外,房地产的服务水平和培训水平一般都要高于众多服务业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家诟病的医疗服务业。
雷军的那句名言“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而当下比较明显的风口就是“物联网、TMT和大健康产业”,而大健康产业由于涉及到服务人,与房地产相对而言最为密切,于是众多的房地产都从养老开始切入大健康产业,比如万科的幸福汇,绿城的乌镇雅园、学院式养老等,而“医养”是密不可分,无论是政府的出台的文件和业内人士的观点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由“养老向医进军”成为了房地产进军养老健康产业的必然选择,不过作为市场化竞争十分不充分和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情况,房地产在医疗领域的话语权并不强,因此,房地产多以投资物业与医院出技术的形式进行合作,比如万科与复旦附属儿童医院合作的复旦儿童医院。不过受雄厚的资本支持,地产企业并不满足于此,据医谷了解,众多房地产企业都成立了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开始布局和挖掘大健康产业的机会。目前来看,最具胆量和勇气的当属恒大,由房地产直接跨界食品行业。
总的来说,在“有钱就任性”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一直在虎视眈眈,当然赚快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打磨。
来源:医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