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卫计委在西直门办公区2号楼1层新闻发布厅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2014年卫计委工作和2015年工作做了发布。发布会实录如下:
主持人发言人:毛群安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各位上午好!2015年我们第一次例行发布会现在开始。在正式开始前,再次代表委里、代表宣传司感谢大家过去一年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今年我们将继续利用好例行发布会的平台,把涉及卫生计生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大家作通报。
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向大家通报。一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按照往年的惯例评出了2014年度的卫生计生十大新闻事件。二是关于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的工作进展和2015年的工作要点。大家知道,上一周我们召开了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对2015年的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利用今天发布会的机会向大家简要通报。
2014年卫生计生十大新闻
首先向大家介绍。经过媒体的推荐,我们也征求了相关方面的意见,评出了以下十件大事。
(一)习近平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考察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关爱医务工作者,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精心钻研业务,加强医德修养,为人民群众多作贡献。2015-01-12 09:58:01
毛群安:
(二)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2014年4月,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在第一批311个试点县(市)的基础上,新增试点县(市)700个,同时地方自行选择352个县(市)作为省级试点,总数达到1363个,占全国县(市)总数的68%,覆盖超过5亿人口。
(三)“单独两孩”政策在全国各地实施
2014年2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和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做出部署。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指导各地备案审核和政策统筹工作。目前,各地均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将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符合预期。
(四)我国双线作战抗击埃博拉疫情
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在西非一些国家蔓延。我国建立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组成的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一方面,做好国内疫情防范工作准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援非抗疫工作,连续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4轮总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向西非疫区派遣600余名军地医疗卫生专家,援助塞拉利昂建设固定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援助利比里亚建设诊疗中心,进一步提升疫情国防控能力。
(五)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召开会议,部署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中央财政拨付15亿补助资金,用于保障培训学员的工资待遇,支持基地建设和师资建设。
(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全国两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从法治、德治、机制多方面综合治理,一是开展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二是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三是召开全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对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七)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共圆妇幼健康梦”
2014年4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各地围绕“共圆妇幼健康梦”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启动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开展全国妇幼健康技能竞赛活动,加强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等,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妇幼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
(八)控烟立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卫生计生部门大力推进控烟工作法制化进程,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已面向公众征求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广告法》中涉及烟草广告条款的修订。面向公众持续深入开展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一个有利于全面控烟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九)疾病应急救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4年以来,我委全面加大了疾病应急救助落实力度,要求各地做好救助基金的核报核销工作。截至2014年12月26日,全国各医疗机构共救助患者32.9万人,申请资金16亿元。
(十)热点事件促进社会深入了解医学科学
2014年8月10日发生的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和12月20日发生的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引发社会对医学科学报道涉医事件,合理认识医学局限性,深入全面了解医疗卫生工作的思考,呼吁媒体加强健康知识科学传播。
这就是根据全年的工作情况以及媒体和有关部门的建议评出来的2014年卫生计生的十大新闻事件。
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进展
(一)深化医改,重点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务院召开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会同5部门制定《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家和省级试点县扩大到1363个。2400多个县级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取消了药品加成,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初步构建运行新机制。部级领导带队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查。情况显示,试点地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以上,制定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达到63个。协调江苏、安徽、福建、青海四省研究制定省级医改综合试点方案,以点带面推进医改。
二是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健全。财政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保持在50%和75%以上。国家信息平台已与16个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制定了204个病种付费规范,57%的试点县探索实施了按病种付费。所有省份都开展了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其中10个省已全面推开,全年筹资155亿元,243万人受益,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提高10-15个百分点。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年已有33万人获得救助。
三是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巩固完善。做好常用低价药品和儿童用药供应保障工作。5个试点省份实现了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与国家监测平台的互联互通。在17个省的34个县开展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人均35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守门人”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并进行了部署。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组织遴选了559个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支持招收5万名住院医师参加培训,招收5600多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为基层储备全科人才。
五是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鼓励社会办医,截至2014年底,全国民营医院达到1.2万个,诊疗服务量同比增长13.4%。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累计近17万名城市医院医生到县乡医疗机构执业。
六是医疗秩序呈现可喜变化。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依法治理,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一手抓“三调解一保险”长效机制建设。截至2014年11月底,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0.6%,医疗纠纷数量同比下降18%,人民调解成功率在85%以上,全国共有5万多家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6000余家医疗机构参加医疗风险互助金,医疗秩序总体向好。
(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
单独两孩政策顺利落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和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决策部署。出台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稳定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队伍。各地做好宣传解读和政策衔接。目前,各地均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同时,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家庭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稳步提高,11个省(市)启动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试点,在15个城市启动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工作。
(三)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一是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成效显著。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刘延东副总理亲自研究部署。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扎实推进国内防范和援非抗疫两条战线的工作。对内,严防疫情输入;对外,连续4轮向西非国家提供价值7.5亿元的援助,派出600多名医疗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在西非抗疫一线工作,援塞移动实验室和援利诊疗中心在病毒检测、病人留观和治疗、公共卫生防疫培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援非抗疫全体医疗队员发出慰问信,广大医务人员深受鼓舞。
二是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覆盖近3亿人口。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国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建成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65个,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的意见》。在河北召开现场会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风险监测网络不断健全,完成21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新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68项。
三是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国1640家三级医院与3758家县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2.6万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接受了上级医院培训,培训农村卫生人员56万人次,支援乡镇卫生院3644所。强化医疗质量和技术管理工作,全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2.4个百分点。
四是妇幼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国共有35万人参加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妇幼健康服务年系列活动圆满完成。扎实推进重大公共卫生妇幼服务项目,为600多万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检查,为1100多万农村夫妇提供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 860万农村住院分娩孕产妇进行了补助,为贫困地区试点县的82万婴幼儿免费提供了营养包。
(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直接组织《基本医疗卫生法》立法工作并召开了启动会,国务院法制办已就《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首次开展了对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案件9.3万件。
二是卫生计生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中央投资230亿元支持4.8万个卫生计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保障了卫生计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扶贫开发和援疆、援藏等工作扎实推进。
三是信息化步伐继续加快。制定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并开展服务试点工作,已有20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应用电子病历的医院超过8000家。
四是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科技两个重大专项取得重要成果。突破一批重大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建立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网络体系。
五是加强行风建设。深化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26个省份印发了具体实施办法。狠抓行风建设“九不准”的落实,取得实际效果。同时坚持正面宣传倡导,注重典型宣传,在全国举办27场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释放正能量。
六是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高层互访和多边交流机制。成功举办第七次中日韩卫生部长会议、中美健康峰会、世界家庭峰会,推动“一带一路”区域和周边国家卫生战略合作。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由我国提出的“获得基本药物”和传统医学决议,与世界家庭组织联合成功举办世界家庭峰会。
七是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印发《关于在卫生计生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健康旅游业发展。评选表彰了第二届国医大师30名。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第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
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重点任务
(一)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制订和落实《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县(市)。落实《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启动四省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工作,跟踪指导试点进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切实发挥托底救急作用。
三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有序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用药管理。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扩大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
四是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国家药物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部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推进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采购机制衔接。全面启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五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实施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六是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制订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推动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七是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人事薪酬制度。推进医教协同,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落实新增5万名住院医师培训任务,研究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完善绩效工资制度。
(二)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
实施好单独两孩政策,做好人口动态监测。建立完善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深入推进诚信计生活动和基层群众自治,开展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示范)创建活动。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深化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继续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国“一盘棋”机制建设,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推进计划生育家庭民生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推进委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地互联互通。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和重大疾病防控。建立国家卫生城镇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出台健康城市指标和评价体系。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和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风险监测。
(四)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继续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重点推进500家县医院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工作。
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加强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全面建设“三调解一保险”长效机制,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五)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机制和规划体系。深化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
这就是我委对今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因为时间关系,我简要的点点题,相关的内容大家可以看我们提供的材料。也希望在今年的新闻报道中,各家媒体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我们提前沟通,我们会充分考虑到媒体的需要,和相关业务司局就今年的重点工作制定宣传方案,对媒体关注的问题给予更好的回应。
记者提问环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您提到将在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中继续提高补助标准,我想请问补助标准具体将提高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还有关于大病保险方面的一个小问题,我想请教,我之前了解到有一些省份筹资的水平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高,在大病医保筹资水平动态调节机制方面,将来卫计委会不会更多的有这方面的考虑?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分级诊疗,我看到将制定《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我想问在《指导意见》当中对大医院,比如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诊的时候,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将如何来协调?
第一个问题,关于提高基本医保的补助标准问题,这个不是由我们一个部门决定的。我们得到的信息是按照原定的计划,2015年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个人支付标准也会有相应的增加。为什么要提高基本医保的筹资水平?根据这几年来基本医保运行的情况看,目前我们国家基本医保筹资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离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全民基本医保标准的提升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医保开展的情况和国家以及个人承担的情况来提升,最后的决策权是在中央、在国家。
第二个问题,大病保险的筹资问题。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基本医保还处于广覆盖、低水平的阶段。讲到低水平,不仅是指我们现在的疾病补偿水平比较低,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一些大病补偿的能力比较低。因为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大数法则”只是保基本,对发生机率比较小,但一旦发生就可能产生重大经济支出的重大疾病却保障不够,所以大病保险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通过开展大病保险的试点工作,应该说总体情况非常好,使很多患大病的患者得到了较高比例的经济补偿。但同时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大病保险的筹资问题,在原来基本医保的筹资基础上,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进行大病保险,这就必须要进行很好的测算,而且要根据大病保险的运行情况来对筹资的方式以及筹资的水平进行统筹。
在大病保险过程中,统筹的区域越大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在大病保险制度的设计中,既要计算好筹资问题,又要考虑统筹的层次。像有一些省份已经在全省进行大病保险的统筹,这是我们所倡导的,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合舟共济,出钱的人越多,筹资的资金越大,保障的水平相应就越高。所以现在大病保险,一是筹资问题要解决好,二是统筹的层次要提高,三是在大病保险推行过程中要做好精算,做好统筹大病保险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三个问题,大家比较关注的分级诊疗。分级诊疗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比较复杂。要较好地解决目前病人在大医院比较集中的问题,分级诊疗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式,这也是国际上的经验。目前,我们在推行分级诊疗的过程中,有几个考虑:
一是要考虑到公众的接受程度。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由选择医院的现实情况,而我们要引导公众来按照分级诊疗的模式进行合理的分流。在制定《分级诊疗指导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目前的现实情况,也确定了首先在一些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医院来进行分级诊疗的试点。要求有几个先决的条件,这样避免实施分级诊疗以后给公众的就医带来新的负担,或者说引发公众对就医的一些担心。在《分级诊疗指导意见》中首先明确加大公立医院的改革,其次是要推动大医院优质资源的下沉。比如说,北京市已经建立了30多个医疗联合体,就是大医院、小医院、社区之间纵向形成一个联合体,这样有利于病人在联合体内的流动。这个前提就是大医院要把一些优质的专家资源、医疗资源下沉,这样病人才能跟着医生走,我们只有基层的服务能力提升了,才可能让病人真正留在基层,否则的话,通过强制的办法让病人到基层就诊,这可能达不到目的。
二是要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卫生行政部门把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大医院扶持基层医院,把医疗资源下沉,同时还需要公众来理解国家之所以做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合理的医疗服务,可能个人就医自由度上受到一点影响,但是大家应该理解。所以希望媒体在解读分级诊疗的时候,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讲充分,让公众了解国家的这种制度安排,是为了让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合理,运行更加有效。
健康报记者:首先祝毛司长新年快乐!有两个问题。首先是一个新闻热点问题,近日媒体报道了福建省一个5岁的女童非常不幸,可能是4年前做手术输液时感染了艾滋病毒,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给出了一个调查结论,想问一下宣传司有没有掌握相关的信息?在输血感染艾滋和核酸检测方面有哪些相关的规定?另外,发生此类事件后,在赔偿方面有哪些措施?还想请教关于疾病应急救助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医院、街头和媒体上看到一些大病、重症,呼吁救助的案例,我想请问毛司长,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还会采取哪些应急救助的措施,真正让有需求的病人得到雪中送炭的帮助。谢谢毛司长。
关于最近媒体报道的福建小女孩,可能因为手术过程输血造成感染艾滋病。应该说我们看到这个信息以后也觉得这件事对这个小孩儿和家庭来说是灾难性的事件。我们都感觉到很痛心,借这个机会也对孩子及其家属表达我们的同情和慰问。
这件事,福建正在进行积极的调查处理。这件事情对我们有几点提示:一是临床用血有风险。我们要求在临床上应该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同时要求血液的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由于输血带来的感染疾病的风险。二是根据现在福建调查的情况来看,她是在窗口期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窗口期怎样降低感染的风险?应该说输血窗口期感染还确实是一个难题。国内国际都非常关注,虽然说它发生的几率很低,但是这个风险又的的确确的存在,国内外都有这方面的报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艾滋病窗口期大概有20天左右,供血的人感染了艾滋病,但是在20天之内,在血液中检测不到抗体成份,这个血液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给受血者感染上艾滋病,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窗口期。我国的科研人员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怎样减少窗口期感染风险,研发了核酸检测的方法来降低包括艾滋病、肝炎等通过输血可能感染这些疾病的风险。国家也为血液的核酸检测投入了专项经费,这几年一直在进行试点推广。
按照上周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委里的工作安排,今年内要基本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核酸检测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可以使窗口期大大的缩短,比如说艾滋病,按照过去传统的方法可能20天内检测不到,但是用现在的核酸检测的办法,可能10天之后就能够检测到。2015年全国所有的血站都要采取核酸检测的方法来缩短窗口期感染的风险。
对于输血感染疾病,这在医疗上是一种意外,属于一种无过错的意外事件,但是它又实实在在对患者造成了健康上的损害,所以我们呼吁通过保险和基金的方式建立医疗意外补偿机制,给患者进行合理的补偿。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努力。否则一旦发生,对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事件,如果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救助,确实于情于理都讲不过去。我们也希望相关方面能够妥善处理好这起感染事件。
关于你提的疾病应急救助问题。过去困扰医院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医院救治了一些身份不明,或者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为此垫付了很多经费,这样造成医院本身运营的困难。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在我们国家建立起疾病应急救助的制度。这个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群体的疾病医疗保障。规定的救助对象就是在我国境内发生的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者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于紧急救治发生的费用进行补偿。这样一个制度建立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财政部制定了配套文件,印发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了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的标准以及诊疗的规范。
去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工作的推进力度,先后印发了有关的规定,要求各个地方做好救助基金的核报核销工作,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现场督导,对各地工作进一步推进。我现在掌握的情况,像江西、吉林、黑龙江、四川、天津、河南、海南等省市已经明确了基金申请、患者身份确认等工作的程序和有关部门审核的时限,细化了救助对象的条件,增强了可操作性。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起了这项制度,国家中央财政也下发了专项的补助资金,地方政府也进行了配套。截止到2014年12月,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共救助了患者32.9万人,申请的资金是16亿元。应该说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实在在的解决了患者的实际困难,让一些家庭贫困的患者在突发疾病的时候不再担心费用问题,能够放心的接受治疗,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了医疗机构的急救欠费压力,让医务人员能够专心的抢救患者,应该说这确实对相关方面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但是在制度落实过程中还需要各地进一步细化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把好事办好。所以国家卫生计生委也要求各地在2015年要把这件事进一步的细化落实。我刚才讲,有的省现在虽然已经实施了这个制度,但是有一些关于基金的申请和审核工作的流程还不具体,所以要求各地进一步细化工作的流程。2015年,也希望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这个制度在各地的实施情况。
关于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问题,确实是我们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第一是通过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使基层从事全科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的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国际上基层医疗机构吸引病人就诊的经验。我们国家在全科医生的培养方面已经出台了制度,对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第二,更快更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大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这也是我们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的,公立医院的规模要进行适度的控制,而把大型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这样病人跟着医生走。如果我们的专家到了基层,毫无疑问就会把病人吸引到基层,通过北京等地的“医联体”开展的情况看,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第三,我要强调的是老百姓要理解,基层医院和大医院之间不是同样功能的机构,他们是功能互补的,不能把基层医院的医生和大医院的医生进行简单的对比,说大医院医生能做难度很大的手术,社区医生做不了,所以就下一结论,说社区医生的水平不行。实际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大医院是不一样的。我们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称为“公众健康的守门人”,而大医院是重点解决疑难重症的。我们在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情况的时候就看他能不能解决公众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最近根据专门机构的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在大医院里人满为患,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只是为了开药,其实他这个病要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进行检查治疗可能更省时有效,但是老百姓不了解这个特点。
举例来说,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疾病,到大医院去,今天张医生看,明天王医生看,因为你不能保证每一次去都是一个专家看,可能还不利于这个病持续性的观测和药物使用的调整,而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可以实现一直是在一个医生的服务之下,他能够了解你的病程,对慢性疾病持续性的监测、诊断、治疗来说,更有优势。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一个矛盾,本来应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去诊断治疗,但跑到大医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还不方便。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这个能力,但是病人又不去。
我们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能够鉴别出患者的症状是否需要到大医院进行尽早的检查诊断,这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而且他还应该给这个病人提供帮助,推荐这个病适合在周围哪一个大医院进行诊治。下一步,大医院通过“医联体”也好,通过预约挂号也好,要把大医院一些专家挂号的资源首先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放。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要比患者更能够确定他适合上哪个医院、找哪个医生看。所以我们提出来分级诊疗是要把大中小医疗机构构建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互相分割的部分。分级诊疗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老百姓看病的自由,而是说帮助老百姓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就诊的流向。现在进行的“健康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的主题就叫“科学就医”,只有“科学就医”,大家合理地流动才能使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的功能都得到合理的实现。在这里我特别强调,要理解社区的全科医生的功能,它的功能就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观测和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时地帮助病人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所以我希望媒体朋友在跟公众解读分级诊疗制度的时候,一定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讲清楚。
香港经济通记者:想请问一下,台湾刚爆发了全球新型的禽流感,请问卫计委今年在预防禽流感的措施上有什么加强手段来防止蔓延。谢谢。
2014年媒体报道关于埃博拉的新闻比较多,禽流感相对少一点,但实际上对我们国家来说,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还是新发传染病防治方面的重点。应该说我们对以禽流感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警惕性。过去一年中,一些不同的地区也零星发现了一些像H7N9,还有一些其他型禽流感的病例,我们在各个地方都有哨点医院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相关的苗头,我们会及时启动应急机制。最近我们也看到境外有一些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报道,对于这方面的信息我们也比较关注,目前国内禽流感的监测工作正常,还没有发现特殊的趋势。专家也一直对禽流感疫情形势进行评估,总体来看,目前国内的疫情是比较平稳,但不排除还会有一些地方可能出现个别相关的病例,我们会对这些病例的处置给予高度的关注。
北京青年报记者: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关于2015年重点工作中提到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想请教一下毛司长,今年在这项工作上具体的思路是什么?会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这个问题提过很多次了,特别是医务界人员比较关心。第二个问题是去年的热点“单独两孩”政策,到今年1月份实施满一年。想进一步了解,目前审批完成多少对?这些家庭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谢谢。
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是医务人员关注的,作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是急切地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出台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我所得到的信息,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的牵头协调这件事情。应该说在今年会出台。这是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回应。
第二个问题,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以来,从2014年3月份开始,全国各个省份陆续启动实施了这项政策,截止到年底大概有100万对的单独夫妇提出了申请,你刚才提到申请家庭情况的特点,这个数据我们也进一步收集,这个收集难度比较大,将近100万对分布在全国。我们也在努力的寻找政策实施以来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专家的总体判断是,这个量符合当时的预期,因为当时我们预期峰值是一年度不超过200万孩子出生。为什么?因为如果出现了出生堆积,可能会对妇幼服务,会对这批孩子将来的就学、工作都造成压力。因为实施的时候是从3月份才开始,各个省是陆续出台的政策,所以估计2015年会比2014年的数额增加。
我们上周召开的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要求各地要研究怎样为包括生二孩家庭提供在指标的申请以及孕产期服务方面的一些改进措施,尽量减轻公众办理手续的负担,解决怀孕和保健以及孩子出生前后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要求各个地方要进行及时的运行监测,做好怀孕家庭以及孕期保健机构之间的联络联系,该保健的时候让她能够顺利的得到保健服务,这是2015年加强孕期保健妇幼服务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也希望媒体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展,公众对于我们在生育证、孕期保健以及孩子生产过程中的意见建议,我们都会及时的去研究,我们也要求各地要关注公众在这方面的反映。
彭博新闻社记者:看到2015年的工作计划里提到建立部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想问多大程度上会涉及到跨国企业的原研药、进口药?还有会由谁来谈,在什么样的层级上来谈?这个机制的目标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埃博拉在西非蔓延有缓解的趋势,我们国家的防控是否有相应的调整,最新的情况能不能分享一下?
关于药品价格谈判以及整个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已经有“一揽子”工作方案,但是这个文件还正在审批过程中,因为药品价格谈判的机制建立也是根据目前药品采购的实际需要以及国家对于药品价格管理的新的调整而设计的。具体的内容我现在还不便提供,因为这个文件还在形成的过程中,等到文件最终形成后会专门对这个文件进行解读。
关于埃博拉,我们也持续的关注西非疫情,我们提出来双线作战,一方面是严把口岸关,严防疫情输入到境内,这个工作从去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了解的信息,相关部门仍然在不断地加大工作力度。另一方面,对于西非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的支持支援还在不断地加强之中。这一两天我们在那里工作的一批公共卫生人员将回国休整,新一批的人员近日将派出。对于非洲国家防控埃博拉疫情的支持,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在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优势,特别是跟西非国家分享我们国家过去在新发疾病爆发、流行以及重大疾病控制方面的一些经验。我们对西非国家的支援不仅得到了西非国家的赞誉,而且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的充分肯定。我们现在要做好协调工作,继续把对非洲的支援工作做好,力争尽早地控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对全球来说就消除了一个风险。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记者:想问一下,在2014年,民营医院发展得非常好,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就是公私合营模式的出现,想问像这种合作模式是否应该大面积的推广?也有人指出说这种模式是不是强调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强,不知道国家卫计委对此有何看法?谢谢。
动员社会力量来兴办医疗机构,这是国家,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长期倡导期盼的一个政策。随着国家对于社会办医支持力度的加大,最近不仅在北京,在全国其他地方也都出现了一些规模比较大、服务能力比较强的社会办医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对于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引进了境外先进管理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对目前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这些机构的性质,你刚才问题里提到的观点,我不是很认同。总体来讲,不管是什么所有制,只要符合国家现行的政策,能够为公众提供质量安全的服务,在经营活动中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操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我们都会给他们以支持,对他们提出的政策上的一些要求会给予积极的回应。虽然过去民营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政策性的障碍,大家把它形象地称作弹簧门、旋转门、玻璃门,但是政策一直在朝好的方向转化,所以我们也希望新设立的这些医疗机构,包括过去已经兴办了一段时间的民营医疗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好当前这样一个好的政策环境,使自己的运营发展走上一个快速的发展道路。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医患关系和伤医事件,我注意到报告里有一个数据,想问2014年的情况较2013年是否有改善?第二个问题,关于国家卫计委在扶持中医药发展方面,在2015年有一些什么样的举措?谢谢。
在2014年有一个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情况,由于在座各位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让全社会和公众了解了:只有共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公众也好,对于管理部门也好,还是对于医务人员、医院也好都是一个好事,如果医患关系紧张,对大家都是不利的。经过2014年的多措并举,医患关系是朝着好的方向转化的。与2013年相比,不论是伤医事件发生率,还是医疗纠纷发生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而且在出现了一些涉医违法犯罪的事件之后,媒体和公众的态度和过去相比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大家形成了共识,对于这种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由于相关的执法部门加强了这方面的力度,应该说使伤医违法犯罪的势头得到了有效地遏制。我们也通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还有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院内的调解,使医疗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大大上升。加之医疗责任保险的推行,应该说这个形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要继续加大力度,把这种好的趋势向前再推一大步。对于一些地方开展调解方面的经验,希望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只有多方的共同努力,医患关系才能朝着更加和谐的方面发展。
关于中医药的工作,因为今天中医药局正在召开中医药工作的会议,李斌主任也将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关于中医药相关的一些工作,你可以进一步的关注中医药局。从国家卫生计生委来讲,中医药工作是我们整个卫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确定的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些重大的政策、重点的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都是全力的支持。
记者:2014年有太多的医务人员离开了我们,所以关于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被大家广泛的关注,不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对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包括医务人员之间微信之间传的消息,有几个医务人员得病,甚至有的医务人员去世,这个信息不仅对医务人员有很大的冲击,对于管理部门来说,也令我们十分痛心。
作为医务人员来说,他们更了解一个人应该劳逸结合,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但他们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给自身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这里有工作安排的问题,也有医务人员自身不注意健康风险的问题。针对这件事,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关注医务人员自身健康问题,要注意合理的安排工作,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用医务人员的行为来引领公众树立一个健康的生活理念。借此机会,我也想呼吁医务人员应该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用我们的行动来给公众树立一个榜样,如果医务人员自身的生活方式就不健康,而且出现了很多的疾病甚至是死亡的事件,这恐怕对全社会都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怎么样更好的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希望除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做好工作之外,也希望公众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医务人员往往由于患者太多,坐门诊时连水都不敢喝,坐那儿一上午不动窝儿,甚至很多专家门诊的时候,中午都顾不上吃饭,一直从早上干到下午。所以这就回到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如果公众能够理解,按照分级诊疗,这对医务人员也是一个支持,对他们的健康也是一种保护。如果医务人员自身健康都保障不了,谁来守护大家的健康?所以希望全社会在2015年能够更多的关注医务人员的健康。
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视察的时候也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心、放心、舒心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的安心、放心、舒心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希望媒体持续关注这个问题,也提醒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的健康维护。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医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