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时代带来了健康大数据的爆发,而处于这条产业链枢纽地位的IT服务商的机会,主要在如何把孤立的数据和不同的服务方或支付方结合起来,打通数据和服务。
医疗IT公司对医疗数字化的切入点分为偏向B端和C端两类。比如东软熙康试图通过C端进入医疗大数据,搭建健康云平台,并配套服务和养老等环节。万达信息也是采用O2O模式针对C端的老年群体和慢性病患者,整合数据并配服务。另一家软件公司卫宁则采用略偏向B端的思路,计划未来通过打通保险公司和医院的数据互通深入市场,并探索从B端获得电子化处方然后结合送药等服务的可能性。
无论是B端为主还是C端为主的模式,其核心都在于如何打通目前各自独立的数据岛,这些数据目前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包括医院(且医院互相之间的数据也是不通的),医保管理方,商业保险公司,个人端数据。这条数据链条上涉及的服务包括这样几环:医院治疗,保险公司健康干预和后期防控,个人自我健康管理,其中医保和保险公司作为支付方,有强动力去管控治疗流程,达到控费目的。目前这些环节各自独立,IT服务商的机会恰恰在于如何串起一条线,模式可能有很多种。
一种是通过远程医疗打通B端和C端。目前中国法规认可的远程医疗分为B-B和B-B-C两种。前者主要是针对地域之间的医疗资源不平衡,帮助小医院和大医院对接,为当地病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后者则是帮助当地或异地的病人在特定的站点(如社区医院和药房)获得三甲医院服务的机会,并节省时间和精力。
这里面的数据机会很大,远程医疗并不是建立视频沟通那么简单,B-B端的病例以大病和慢性病居多,而B-B-C则以小病和慢性病为主,两者都需要完整的病例数据传输和存档,在大医院作出诊断之后,这类病人的康复路径也需要定期随访,收集数据并及时跟进。
IT提供商的机会一个是帮助医院之间(B-B)搭建可以互相对话的信息传输系统,便于病例资料传输和医生电子处方。然后是B-B-C端的帮助用户搭建个人云档案,以便于后期定期随访进行远程健康管理。
这个市场很大,B-B端的服务三四级城市就非常需要,更不用说偏远地区了,而B-B-C的市场面向的人群更广,包括本地和异地。IT服务商最大困境不是在B端或者C端,而是在支付端医保,目前医保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如何支付远程医疗产生的费用,而且对于对医院产生的收入(药品,服务费),应该按照怎样的比例划分给小医院和大医院,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这必定是未来支付方看好的一个方向,因为远程操作直接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不平衡,而技术操作上相对可以做到统一,IT服务商提前卡位会很有利于未来发展。
另一种途径则是打通支付方和医疗服务。医保目前是主要的支付方,但未来商业保险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支付方,商保的崛起带动了商业健康数据和服务方联动的需求。目前商业保险虽然建立了协议医院网络,但合作大都是松散的。即使是高端医疗保险覆盖的昂贵私立医院,可以提供直付,其直付也不是像美国那样通过保险公司和医院的IT系统对接达成的。中国的直付要么是通过保险公司派专员去现场结算,要么是通过第三方垫付个人部分支出。保险公司和医院的系统是不通的,没有办法当场分拆账单并分类结算。
商保要做大并成为支付的主体之一,账单打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取决于如何说服医院和其系统对接,目前操作的难度很大。一方面因为医院本身的IT系统五花八门,要和保险公司的支付及理赔体系接上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医院是否有动力去做,目前商保市场渗透率很小,缺乏针对大众的产品,医院并不把商保作为主要的支付对象,因此没有动力去做这些IT方面的改进。
未来随着政策对商保支持力度加大,这种状况有可能改观。IT提供商的机会也可能出现,作为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的数据枢纽,通过一个大平台把这两个不通的体系连起来。早期通过住院保险切入操作难度可能低于门急诊。
此外,同为支付方的医保和商保都有动力去管控治疗流程,控制医疗成本。目前操作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医院运行模式和支付体系有问题。未来如果医药分开,控费会成为关键点,IT服务商作为医院流程的一个技术服务方,很有可能为支付方提供流程监测和控费工具,这要求IT服务商不仅提供系统,更提供一整套风险控制方案,对风险把握的要求更高,这或许会推动一轮IT服务商的战略变革,从仅仅提供软件和维护,转变为更专业的风险评估者和干预者。
还有一种途径则是B-C产品,主要针对慢性病患者。在这个链条上的主体是病人、医院就诊、拿药、慢性病长期管理。阿里目前介入这个链条的方法是从医院到拿药端切入,通过让利等手段,给病人动力把处方从医院拿出来,当然也就是拿出了个人的健康数据。在这方面阿里是通过病人自己的意愿来操作的。
IT服务商的机会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医院IT系统上深耕了很多年,在医院到处方间已经有一个点,但目前这个点通不到外面,因为医院不愿意处方外流,这和阿里的困境是一样的。假如未来医药分开,IT服务商就可以直接用这个点,成为一个出口,把电子化处方直接连到后端的销售平台上,比如零售药房,网络药店等,比阿里在技术操作上要往前跨了一步。
电子化处方一旦有了出口,就可以联动后端的送药上门,慢性病管理和远程问诊服务,成为从B-C到产品的一条线路了。
来源:村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