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的推出已有数年,但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依然没有大的起色。即使在杭州这样被认为家庭医生制度实施的比较好的地区,家庭医生主要的优势还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首诊通过基层。家庭医生的发展缓慢也不利于移动医疗的发展,因为本质上来说,移动医疗和家庭医生都是一种连续服务的概念。
当前的医疗市场之所以无法做到首诊在基层,除了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外,更关键的是基层与大医院一样,无法提供连续的服务。虽然,现在一位社区医生签约了几百位用户,但基层医生总体能力不高,只能做一些诊后的康复和慢病管理等工作,关键的诊疗依旧只能依靠基层向上的转诊或病人自己前往大医院。即使在常见病领域,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基层医疗的信任感,还是会选择去大医院。
当前的分级诊疗只强调了家庭医生的角色,却没有加强对基层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培训,这导致基层的服务依然是割裂的,也就难以获得用户的青睐了。
因此,对基层来说,并不仅仅是物质或推出一项新的服务就可以达到改革的目标。要加强基层医疗的吸收病人的能力,未来可能需要加强如下的三方面:第一,加强基层诊疗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无论是服务还是诊断,都需要有一套规范的体系,基层医生按照这套规范可以提高总体的服务能力,减少对常见病的误诊率。而病人也可以较为放心的在基层看小病和常见病。当然,除了规范,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政府推动大医院的专家定期通过远程或线下见面的方式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
第二,加强转诊和远程医疗体系的建立。除了常见病外,基层也会遇到很多疑难杂症和急重症。对这些基层医疗难以处理的疾病,需要加强转诊通道的纽带,明确可以支持的上级医院。同时,对于某些病情紧急的急重症,基层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寻求帮助,以免耽误病人救治的时间。
第三,对于慢病和需要康复的人群,基层医生应有明确的上级医院的医生支持。按照目前的家庭医生制度,一个基层医生有几百个签约用户。但是基层的全科需对应上级的专科医生,一个专家级别的医生可能需要覆盖几十到上百的家庭医生,这样才能将服务延续。而不是让自己的病人转诊到上一级医院后随便找一个医生看。对于医生来说,长期跟踪一个病人对其自身也相当有价值,也能很好的为病人提供诊断方案。
家庭医生服务是知易行难,市场也都认为未来是发展方向,但到底如何推动却见仁见智。总体上来说,如果不能提供连续性的服务,家庭医生制度的价值就很低,因为用户可以在大医院都得到类似的更好服务。但现行的体制下,如何提供这样的服务,各级机构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支持都不明确。因此,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民营资本或外资在这方面反倒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没有包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对基层诊所提供支持,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来源:村夫日记 作者: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