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16日,第二届中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高峰论坛(PCIC 2022)于线上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主办,由艾社康发起并承办。论坛携手辉瑞、阿斯利康、强生、艾伯维、诺华、百济神州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邀请了50余位国内外相关部门领导、专家与产业领袖通过线上相聚云端。本次论坛得到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首席媒体支持,携手10余家媒体平台同步全程线上直播,累计观看数超200万人次。
本届论坛以“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服务”核心,重点探讨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聚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关注支付保障及创新赋能体系建设、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等热点话题。
首日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联合国驻华协调员Siddhartha Chatterjee、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驻华首席代表郑志杰、世界经济论坛健康与医疗行业项目总监Kelly McCain分别为本次论坛致辞。
论坛的主题一环节重点围绕“聚焦全民健康 着力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展开。由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带来“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体系”的主题演讲,梁万年院长针对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体系提出了六字箴言:强体、延伸、融合;并且强调要充分重视软件的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指出建设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体系需要政府、社会、每一个单位甚至是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上海市政协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则是聚焦“构建城市连续整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上海为例,指出构建连续、整合和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必须要做“精”市级医学中心、做“强”区域性医疗中心、做“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活”社会办医疗机构,并强调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同时在演讲最后,邬主任指出良好的健康保障体系、良好的公共卫生体系、良好的医学教育体系、良好的医学科研体系、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构建城市连续整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随后,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总裁,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执行委员会主席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辉瑞一直以来坚定地致力于科学创新,提供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以满足中国患者的需求,在未来辉瑞将会持续充分利用其科研成果与专业知识,积极探索业内业外创新合作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中国患者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支持推进健康中国2030。
主题一的第一场圆桌论坛邀请到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与高级政策顾问汪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一级巡视员葛延风、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付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秦伟,各位专家学者聚焦“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与发展”这一主题,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围绕中长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相关的中国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经验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并交换了意见。在第二场圆桌论坛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珍、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艾伯维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欧思朗、百济神州全球总裁,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经理吴晓滨同台对话,针对“三医联动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的话题,开展了深入且有成效的交流,同时各位专家从“三医”的不同角度入手,对我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首日下午的论坛主题二围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话题展开。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发表了题为“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演讲,他强调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工程着力点主要有5个方面:提升能力、整合体系、改善服务、加强管理、完善治理。
在随后的“双中心建设经验分享”环节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指出在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上,三院提出了医教研、预防、康复、健康、促进“六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并且站在国家的层面上,以疾病性质的方向建立了专科联盟;积极发展“一院多区”的治理体系,提升公立医院治理能力,并指出有效提高医院的综合能力是改善医疗服务的关键举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姜辉重点介绍了该院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方面的建设情况,以及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探索实践经验,并强调临床医学研究和医学人才培养也是未来持续重点努力的方向和实践的探索道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蒋光峰则根据“区域医疗中心协同创新发展的深度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具体介绍了该院在学科建设、技术水平、人才发展、科研创新转化、强化评估考核等方面的理念与经验。各位院长与院内专家的实践经验分享为我国的双中心建设发展带来了实质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主题二的两场圆桌论坛分别围绕“双中心建设未来发展方向及探索”与“双中心建设助力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这两个热点话题展开。第一场圆桌论坛邀请到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强生医疗科技对外事务部与市场准入部的多位院内专家与产业高层代表;第二场则是邀请了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等医院的高层领导及政策专家学者。各位院内专家分别分享了各院的双中心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并深入交流了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所面对的挑战、所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未来双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以及如何通过双中心建设助力区域卫生体系建设,从而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医疗需求。
次日上午的论坛主题三聚焦“地方构建优质高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探索”主题,由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贡森、世界银行高级卫生保健专家Kate Mandeville为论坛作开场致辞。在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安徽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维加、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李刚、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康共同体集团院长董寅、潍坊市卫生健康委四级调研员王胜分别分享了先进的地方实践经验。此环节为国内外各地方负责人提供了高效交流与经验学习的平台与机会,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地方构建优质高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上午场的圆桌论坛邀请到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辉瑞中国创新准入部、药明巨诺创新支付及市场准入部等多位专家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围绕“区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促进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探究了促进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案例及先进经验,并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交流与意见互换。
下午的论坛主题四聚焦于:“创新赋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卫生服务体系研究部与卫生人力研究部负责人黄二丹围绕“推进千县工程中心建设,探索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心”建设是“千县工程”建设的抓手,建设应聚焦县医院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龙头的功能定位;强调要实现多个中心系统相互协同与保障协同,要重视与内外部医疗资源整合,实现专科融合发展,同时他表示“千县工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县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教授许迅则是就“落实国家‘十四五’眼健康规划,加强眼底规范诊疗协作网络建设”展开分享,许教授从眼科专科领域着手,分享了“光明中心”作为打造中国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协作网络项目的创新模式与成果成效,以及2023年的发展目标与展望。
随后,由镁信健康、商涌科技、乐荐健康科技的企业高层们带来了关于区域专病全流程管理以及特定人群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案例分享。在论坛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上,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与来自雅培中国药品业务部市场准入及医院准入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数字技术产业事业群U+医疗事业部、惠医健康科技的行业领袖代表围绕“多方协同创新整合式专病管理”展开了深层次的交流,互相学习先进的专病的管理经验与创新实践,共同探索未来专病管理的创新发展模式。
在本次论坛上,艾社康正式发布了《2022中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案例集》。本项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关村卓益慢病防治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发起,艾社康团队完成案例集的整理和撰写。该报告旨在通过记录2021-2022年间我国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发布情况以及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梳理了近年来卫生服务领域涌现的部分创新实践案例,为推动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转型提供参考。(关注“艾社康”公众号,近期将发布本案例集的详细解读)此外,艾社康在合作方支持下编录并于论坛首日发布了《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双中心建设》报告,该报告分别从双中心的建设意义与规划;双中心建设的准入与考评;双中心的建设进展;国家医学中心的定位与发展;区域医疗中心的启示与案例,以上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该篇报告还重点梳理国家医学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的落地现状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双中心建设的主要模式与成功因素。
为你推荐

CDE: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审批申报资料及技术要求
允许香港、澳门特区本地登记的生产企业持有,并经香港、澳门特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且在香港、澳门特区使用15年以上,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传统...
2025-04-18 18:54

君德医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创新药械组合平台建设与产品上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首个减重口服器械的注册及生产销售,以及加速多个核心创新药械组合技术平台的产品管线研发进程。
2025-04-18 14:34

礼来首个小分子口服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临床研究成功
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3期临床研究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各剂量组平均A1C降幅为1 3%至1 6%
2025-04-18 14:12

WSOPRAS 2025落幕:中国眼整形闪耀国际舞台,李冬梅教授代表爱尔眼科获2027年大会主办权
4月10日至12日,世界眼整形重建外科学会(WSOPRAS)2025年国际峰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盛大举行。
文/李林 2025-04-18 09:27

华东医药2024年报出炉,营收超400亿,创新产品密集上市
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 06亿元,同比增长3 16%;实现归母净利润35 12亿元,同比增长23 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 52亿元,同比增长22 48%。
2025-04-17 21:18

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开启高血压管理新时代
4月11日,在备受瞩目的乌镇健康大会上,讯飞医疗与爱奥乐医疗联合首发AI血压计,作为行业首款搭载医疗大模型的AI血压计,引领家用医疗器械从单一检测工具进化为全周期健康管理解...
2025-04-17 20:34

又一款常用药物被暂停采购资格
近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发布通知,因未按要求调整药价,自2025年4月15日24时起暂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12片 板 盒,铝塑)采购资格。
2025-04-17 15:29

超16亿元,达仁堂“清仓”中美史克
日前,达仁堂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别向赫力昂(中国)、Haleon CH SARL(简称“赫力昂(英国))转让所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中美史克”)4 6%股权份额、7...
2025-04-17 15:08

上海发布10款重点监控品种
根据上海此前发布的相关规则,医疗机构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在阳光采购平台采购药品是,“红黄绿线”议价将实时提醒采购产品的价格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保证临床需求,并避免不合理调价。
2025-04-16 22:15

马斯克称今年将首次在人体植入“盲视”设备,让失明者重见光明
4月初,马斯克在多个场合宣布,公司计划于今年底首次在人体内植入名为“Blindsight(盲视)”的脑机接口设备,目标是让完全失明者重见光明。
2025-04-16 14:28

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加速出海步伐和多元化产品布局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便携式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仪”的产能扩充、全球化推广,以及围绕NO缓释与发生技术的创新管线研发
2025-04-15 17:12

扬帆出海正当时:Cytiva 为中国生物药企绘制全球合规航海图
峰会聚焦法规解读、国际监管环境、中国生物药企业出海案例等关键议题,通过专家分享和深入解读,为中国生物药企提供全球化战略指导和合规支持;
2025-04-15 17:0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礼来携手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加速赋能本土医药创新
礼来携手本土合作伙伴信达生物、和黄医药齐聚上海,共话本土医药创新发展,探索加速惠及中国肿瘤患者的新模式
2025-04-15 16:27

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港交所上市,开盘高开91.33%
上市首日,其股价开盘高开91 33%,随后涨幅迅速扩大至127 06%,午间收报214 80港元,市值突破178 66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中最亮眼的IPO案例之一。
2025-04-15 13:19